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道德经》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

《道德经》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对此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圣人不能离开实践见天道

物质决定意识,圣人不行而知是唯心主义观点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圣人可以不为而成

现代科技为圣人离开实践而知天下提供了条件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B 【解析】 老子这样的观点属于先验论,没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脱离物质谈意识,是唯心主义的观点;③不合题意,老子的观点并未体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④不合题意,材料并未涉及到现代科技对圣人获得认识的影响。故本题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曾经,由于技术所限,人类眼中的海洋只是邻近的一方水域;随着造船技术的提高和海上罗盘的使用,人类进入地理大发现时代,视野投向更广阔的海域;而今,借助载人深潜器、大洋钻探船等高新技术设备,深海世界的神秘面纱逐步被揭开。这表明(  )

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A市为我国一个经济较发达的以金融业为主的城市,对外开放程度较高。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际,仍然坚持把金融业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冲击。

材料二 B市是我国一个经济较发达的以原材料加工为主的城市。由于污染物排放严重,几年前,该市发生了湖泊藻类疯长导致居民供水危机事件。该市市委深入调研,确立了“构筑科学发展新优势”的思路,积极节能减排、加大治污力度。目前,该市环境状况已有明显好转,“可持续发展度”居全省前列。

请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

 

查看答案

2015年6月23日,光明网载文指出,有些人对新常态出现了不同的理解,存在认识上简单化、静态化、片面化、绝对化和泛化的偏差:以为新常态只是增长速度新、能够自然而然出现和保持的状态,可以心安理得、消极等待、无所作为、无需作出艰苦努力。这些偏差,极不利于正确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的态势、采取合理的对策,甚至可能成为有些人从“GDP崇拜”一个极端走向“去GDP"另一个极端的借口,必须予以澄清、纠正。因为新常态不只是增长速度新,更重要的是结构新、水平新、成效新、宏观经济状态新,还需要发展条件新、方式新、动力新、制度新、体制机制新,难度更大。新常态更不是不要GDP,而是要以人为本、成本更低、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更好、成果公平共享的GDP。

结合材料,从规律的客观性角度,说明我们应怎样理性对待经济发展新常态。

 

查看答案

千百年来,凭借对传统文化的吸收与转换,中国画于发展中寻觅传承,于传承中孕育发展,突破中不逾矩,圭臬中求突破,亘古至今。这体现出:

A. 一切运动变化都会促进事物的发展    B. 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 发展就是对传统的充分肯定    D. 运动是静止的一种特殊状态

 

查看答案

有这样一幅对联,上联是“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与这幅对联所蕴含的哲理不一致的是

A. 人生譬如滑雪,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

B. 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

C.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凤;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D.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