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2—2016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及投入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2—2016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及投入强度、企业研发经费情况

注:研发经费包括实际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人员劳务费、原材料费、固定资产购建费、管理费及其他费用支出。国际上通常用研发强度(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来衡量一个经济体的创新指数。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3%左右。

材料二:国家财政科技支出的稳步增长为我国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强保障,2016年我国财政科技支出达7760.7亿元,比2012年增长38.6%,占当年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达4.1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活力竞相迸发,重大成果不断涌现,为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概述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研发经费的增加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1)2012—2016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及投入强度、企业研发经费均稳步增长,企业成为研发经费投入主体;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研发投入强度还有一定差距。 (2)研发经费增加,增强了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使科技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自主创新的国家财政科技支出稳步增长,科技资源优化配置,营造创新环境。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的增长,增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以技术为核心的企业竞争新优势,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科技创新人才收入的增加,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解析】 此题考查企业经营、收入分配、财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相关知识。此题要求概述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研发经费的增加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从知识范围看,属于无明确知识范围限定的主观试题,考生作答时首先要依据材料判定考查的知识范围;从设问的指向性看,此题要求学生概述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研发经费的增加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由两小问组成,学生在概述信息时,可以从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及投入强度、企业研发经费均稳步增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研发投入强度还有一定差距的角度回答即可。在回答作用时,可以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创新能力增加的角度分析说明;最后可以从财政投入、科技资源优配置,企业形成竞争优势的角度分析说明;再次可以从调动科技人员的生产积极性的角度分析说明即可。考生围绕这些自行组织语言作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在庆祝建军90周年阅兵中,核导弹方队压轴,接受检阅。核导弹部队依据“随时能战、准时发射、有效毁伤”的火箭军核心标准,按照给养标准减半、氧气含量降低、时间日夜颠倒等方式,经受抗疲劳、抗饥渴、抗缺氧、倒时差等适应性训练,锤炼了特有的精气神。核导弹部队注重对精气神的锤炼,意在①让精气神决定部队的荣辱和存亡

②让部队官兵适应瞬息万变的未来战场局势

③发挥精气神对其顺利执行任务具有的直接性作用

④发挥精气神对打赢未来战争具有的巨大促进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题文)下面漫画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 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B. 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C. 意识具有主体差异性

D. 意识具有科学预见性

 

查看答案

中山装是孙中山先生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特色的基础上,综合了日式学生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设计出的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在中国服装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中山装虽然已退出了常式礼服的历史舞台,但它的,设计理念对今天的文化创新仍具有借鉴意义。中山装设计理念的借鉴意义表现在

①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和熔铸百家的气魄

②以世界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来文化成果

③要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丰厚的文化土壤

④应立足于多样性这一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正式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有利于: 

①丰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②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 

③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广和传播     

④增强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近年来,中国向世界提供了越来越多带有“中国烙印”的公共产品,在国际舞台上“实力圈粉”。积极践行中国特色热点问题解决之道,倡导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一带一路”从倡议转化为实践。这些事实证明,我国

①践行正确的义利观,国际地位和话语权日益提升

②实施和平发展战略,不断推动全球治理的新变革

③坚持平等互利外交立场,维护国家安全发展利益

④引领全球化发展态势,成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