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互联网+使公民和政府的关系更为密切。一方面有人认为:网络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互联网+使公民和政府的关系更为密切。一方面有人认为:网络就 像没有“守门人的论坛”,被称之为“自由的信息公社”,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交换各自的信息,独立地发表和传播自己的言论。另一方面,如何实现高效、善 治的政府治理是各主权国家不断探索、创新并大力倡导的,其中,最理想的模式之一便是实现开放式政府的公共管理,即实现政府治理与公众充分参与的公共治 理模式。 截至 2015 年 6 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 6.68 亿,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 是政府提升治理能力必须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结合材料,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在“政府治理与公众充分参与”中,双方应该怎么推动政治文明的发展。

 

(1)公民:①公民应充分行使政治权利,自觉履行政治性义务;②公民应正确行使言论自由、监督权等政治权利,同时要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依法有序行使公民权利;③公民应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不传播虚假有害信息,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 (2)政府:①要尊重和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借助互联网实施政务公开,正确对待网络监督;②要积极听取网络媒体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不断改进政府工作;③同时要履行政府职能,维护互联网秩序,依法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管理。 【解析】 本题以“互联网+”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政治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公民的政治权利与政治义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坚持的原则、政府职能、科学民主决策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回答本题,从公民的角度,考生可从公民应充分行使政治权利,自觉履行政治性义务;公民应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等角度进行说明。从政府的角度,考生可从政府要借助互联网实施政务公开,正确对待网络监督;政府要积极听取网络媒体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政府要履行政府职能,依法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管理等角度进行说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2017年末,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在京召开。《共饮一泓水》《美美与共,和而不同》是本次大会的两张海报。政治课上,同学们对两张海报进行了赏析,以下发言中最恰当的是

A. 一盏青花瓷茶杯中盛着清茶,杯内茶水清亮,呈现出世界地图的映像,寓指“共饮一泓水”的各国政党在阶级基础、意识形态方面日趋一致

B. 茶桌上,以茶杯为圆心,扩散出一圈圈涟漪,寓意中国共产党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美好世界”的主张影响深远

C. 中式、西式、阿拉伯式茶杯共同出现在茶桌上,象征着本次大会作为世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D. 三杯茶色泽清丽,水面呈现类似太极阴阳图形的明暗区隔,展现了各国文化中都有太极阴阳思想,各国政党可以将这一思想作为对话沟通的基础

 

查看答案

由国务院办公厅主办的我为政府网站找错”平台开通以来,网友纠错量迅速增长,2017 第四季度达14208条,月均4700多条。这一平台的开通

A. 能够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着力推动民主决策

B. 引导公民监督政府工作,打造阳光便民政府

C. 鼓励公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管理,保障公民权利

D. 确保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维护政治生活秩序

 

查看答案

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中国60多年来外交成就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中国外交主张的“关键词”。下列选项中表达最确切的一组是

A. 独立自主 战略同盟 共同繁荣

B. 和平发展 互利共赢 对外开放

C. 独立自主 多边外交 和平发展

D. 和平共处 对外开放 互利共赢

 

查看答案

近年来,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力推互联互通,积极筹建亚投行、编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国方案以其巨大包容性、普惠性而得到众多国家积极响应,放眼未来,将会促进各国互利共赢,推动实现全球共赢格局。这主要体现了

A. 经济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B. 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可以避免各国之间的冲突

C. 中国秉承合作共赢理念,积极推动共同发展

D. 合作、竞争、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查看答案

近年来,恐怖主义威胁呈不断上升趋势,给全球安全造成威胁,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应对恐怖主义,需要

①各国依据各自标准,对不同形式的恐怖主义区别对待

②各国积极加强合作,共同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与稳定

③联合国作为协调中心,协调会员国采取一致军事行动

④多措并举,在政治、经济、安全和金融等领域综合施策

A. ②③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