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从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发展孕育而...

阅读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从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发展孕育而来的,时间的积累增添了它的厚度,但并未将它与当下隔绝开来。《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我在故宫修文物》等引发的古诗词热、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承续,正在成为时代的共识。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提出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重视保护和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和冷门学科,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实施中华经典朗读工程,开设中华文化公共课。这将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此有人提出两种观点,一方面我们要保留传统文化、传统习俗里面具有生命力的内容,传统文化进课堂有利于增进学生的文学修养:另一方面传统文化毕竟是过去的内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市场不相适应的内容日益突显,因此不必过多强调继承传统文化,而更应该注重文化的创新。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你认为是应该强调继承传统文化还是应该注重文化创新。请选择其中一个观点,说明你的理由。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观的知识,分析如何运用传统文化指导当前社会发展。

(3)作为青年学生,请以“中华文化”为主题,设计两种活动,并简要说明活动的目的。

 

(1)①传统文化如果一成不变,会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传统文化如果与时俱进,就会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②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只有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才能够保持文化的生命力。 ③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只有坚持文化创新才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才能够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2)①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传统文化的作用,既要看到传统文化的精华,也要看到传统文化的糟粕,因此要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 ②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传统文化有其产生和存在的时代背景,我们要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地发展传统文化,指导当前社会发展。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坚持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源于中国古代智慧的传统文化在今天仍然会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3)开晨阅读演讲等活动,目的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开展学习中华传统手艺的实践活动,目的是使精神外化于行,成为自觉行动。 【解析】 本题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文化创新、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1)如果强调继承传统文化,考生可从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纽带,能给人精神动力;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要发扬和继承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应尊重传统文化,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文化的创新和发展等角度进行说明。如果强调注重文化创新,考生可从传统文化如果与时俱进,就会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够保持文化的生命力;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只有坚持文化创新才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才能够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等角度进行说明。 (2)如何运用传统文化指导当前社会发展,考生可从我们要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传统文化的作用,要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要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地发展传统文化;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坚持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传统文化在今天仍然会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等角度进行说明。 (3)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考生可从开展阅读演讲等活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开展学习中华传统手艺的实践活动,使精神外化于行,成为自觉行动等角度进行说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2月4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发布。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20个、进入新世纪以来第15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材料一:《意见》指出: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必须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材料二: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湖北省农村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实施“三乡”工程,促进城乡资源要素流动融合。并通过典型案例总结出12种类型,供各地学习借鉴:对“市民下乡”,要大力推广养老康养型、民宿文化型、农事体验型、创意创业型;对“能人回乡”,要大力推广回归创业型、带领致富型、乡贤治理型、公益捐助型;对“企业兴乡”要大力推广投资开发型、龙头带动型、村企共建型、对口扶贫型。

(1)结合材料一,谈谈作为一个村民,应怎样参与到乡村治理过程中去?

 

(2)结合材料二,分析实施“三乡”工程的经济学依据。

 

查看答案

习近平主席善于用典,贯通中外。下列对习近平用典所作的哲学解释正确的是

A.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有决定性的影响

B.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但永远都存在尚未认识的事物

C.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并为斗争性所制约

D.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相知”这种精神的力量可以缩短“万里”这种物质的距离

 

查看答案

下图漫画《钓》(作者:何青云)启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取得成功应该

①坚持循序渐进,反对一蹴而就   

②勇于另辟蹊径,反对墨守成规

③善于因事制宜,学会随机应变   

④敢于另起炉灶,反对承前启后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早在2006年,习近平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以笔名“哲欣”在《浙江日报》上发表文章,清晰梳理了对“两山”关系的认识过程:第一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第二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第三阶段是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对这一认识过程的正确解读是

①第一阶段认识的局限,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难以避免

②第二阶段的认识也具有真理性,只不过后来被更高水平的认识所推翻

③第三阶段的认识也只适用于一定的条件和范围

④三个阶段共同说明,人类永远前进在接近真理的路上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

回文诗是中国文苑一朵奇葩,西晋以来历代诗家争相效仿,如《后园》(南朝齐·王融)正读:斜峰绕径曲,耸石带山连。花余拂戏鸟,树密隐鸣蝉。逆读:蝉鸣隐密树,鸟戏拂余花。连山带石耸,曲径绕峰斜。品味回文诗,我们可以感受到

古典诗词意境高远、难以逾越     

汉字文化内涵丰富、风格独特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树一帜     

文学典籍浩如烟海,良莠难辨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