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历来备受人们的推崇,有“人无信而...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历来备受人们的推崇,有“人无信而不立”“一言不实,百事皆虚”等大量名言佳话传世。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2014年,我国首部国家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项规划《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出台。2016年,又出台了《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

首届全国“诚信之星”李江福从事建筑业30年来,先后带过的农民工达14万余人次,没有拖欠过工人一分钱;对工程的每一个部位、施工的每一道工序都亲自查验把关,从不允许偷工减料,质量不合格的工序坚决返工重来。他说,“在我心目中,诚信比生命更要。”“讲诚信不吃亏,诚信给我带来了市场,也带来了朋友,使企业赢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正是凭着良心,李江福筑起千栋“诚信大厦”,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银奖等160多个奖项书写着他付出的回报。

(1)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弘扬诚信文化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2)结合材料并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讲诚信不吃亏的认识。 

(3)请就如何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氛围提出两条具体建议。

 

(1)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公民个人立身之本,是高尚的人格力量的体现,有助于提高个人诚信意识、规则意识,提高个人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弘扬诚信文化,可以营造优良信用环境,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维护社会稳定。  (2)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才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李江福坚持诚信经营理念,不拖欠农民工工资,并严把质量关,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和广大客户的根本利益;同时给自己带来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广阔市场,使企业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们要学习李江福,树立诚信为本的价值观,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  (3)本题仅提供评分要求:符合主题,不同角度,具体、可行。 答案示例:统一征信平台,完善个人征信信息;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提高违法失信的社会成本;开通“信用中国”网站,为社会提供一站式信用信息查询;倡导契约精神,培育诚信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诚信主题实践活动;积极宣传或推介诚信典型。 【解析】本题以我国的诚信建设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文化生活与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本题第一问要求考生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弘扬诚信文化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作用。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个人角度而言,其是公民个人立身之本,是高尚的人格力量的体现,有助于提高个人诚信意识、规则意识,提高个人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从社会的角度而言,弘扬诚信文化可以营造优良信用环境,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维护社会稳定。本题第二问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并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讲诚信不吃亏”的认识。本题答题的知识范围明确,即价值观的相关知识。材料中,李江福坚持诚信经营理念,不拖欠农民工工资,并严把质量关等做法,其做法站到了最广的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给自己带来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广阔市场,使企业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然后阐明做法要向其学习树立诚信为本的价值观,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即可。本题第三问要求考生就如何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氛围提出两条具体建议。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这类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考生发表不同的看法,鼓励创造性思维。试题在考查考生表达能力的同时,考查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例如:统一征信平台,完善个人征信信息;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提高违法失信的社会成本;开通“信用中国”网站,为社会提供一站式信用信息查询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2017年9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成立宪法修改小组,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开展工作,2018年1月19日,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专门讨论宪法修改问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确立了宪法修改的总体要求和原则。会议强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1月26日,中共中央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其中,在宪法第二十七条中增加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党坚持依法执政的? 

(2)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依法公开进行宪法宣誓对其履行职务有何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始终发挥着牵引性作用。

40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大致经历了“放权让利”“制度创新”“国资监管”“分类改革”四个时期。截至2016年底,全国国企公司制改制面超90%,央企混合所有制面超68%,党的十八大以来共有34家央企重组。2017年,全国的国有企业营业收入达到了50万亿元,利润达到了2.9万亿元,进入世界500强的82家国有企业中,有48家央企;央企承担完成的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一大批国家重大专项成果已成为国家名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国有资产、国有资本、国有企业及其改革提出了新任务,“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我国进入新时代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性,并就如何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提出两条政策建议。

 

查看答案

2017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要求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是因为

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学生个体健康成长的强大精神动力

崇高的理想信念可以转化为促进社会进步的物质力量

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学生能够认识世界的根本条件

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学生实现个人自由的客观条件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我国首个人工智能规划要求,以加快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国防深度融合为主线,把握人工智能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高度融合的特征,坚持人工智能研发攻关、产品应用和产业培育三位一体推进,全面支撑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从哲学上看,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发展本质上是

正确把握和利用联系的多样性以促进事物发展

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发展

通过融合活动建立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之间的自在联系

采用系统优化的方法有效提高人工智能对社会资源的整合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2005年,习近平在浙江安吉县调研时,首次明确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上述论断表明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人与自然的具体联系是固有的、本质的、永恒的

生产实践的变化发展取决于生态观念的演变

科学思想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