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原来很多人认为火星上是不存在水的,但科学家利用“火星快车”探测器观测到了火星在古...

原来很多人认为火星上是不存在水的,但科学家利用“火星快车”探测器观测到了火星在古代时洪水冲刷地表形成的区域。这表明

A. 随着实践的发展,意识能更好地反映客观事物

B. 没有现代科技手段,人们不可能认识未知之物

C. 主观意识与客观事物之间是隔离开来的

D.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一切规律起作用的条件

 

A 【解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的认识器官,使人的意识能更好的反映客观事物,“学家利用“火星快车”探测器观测到了火星在古代时洪水冲刷地表形成的区域”,体现了这一点,A项符合题意;现代科技手段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认识事物,但对人们认识事物不起决定作用,B项观点错误;人的主观意识可以正确认识客观事物,二者具有同一性,所以把二者隔离开来的观点是错误的,C项观点错误;规律具有条件性,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客观的,人的意识不是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D项观点错误。答案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16年爱因斯坦提出引力波存在,20162月人类首次确定探测到引力波信号,20171016日,多国科学家宣布成功探测到一例双中子星引力波事件,人类首次窥见引力波源头的奥秘。人类为了这最后1秒的相遇,已经苦苦探寻百年。这印证了

A.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 发挥能动性可以创造规律

C. 科学可以提高物质的规律性    D. 运动的规律超出人的认知范围

 

查看答案

天桥是老北京的记忆。为恢复北京中轴线上这一重要的地标性建筑,有关单位反复论证重建方案,绘制大量施工图纸,然后根据图纸进行施工。根据图纸进行施工体现了

A. 物质是意识变化的根源    B. 意识是物质的本原

C. 物质随意识变化而变化    D.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查看答案

《山海经》中追日的“夸父”,《淮南子》中射日的“后羿”,《西游记》中七十二变的“孙悟空”和《聊斋志异》中一个个善良的“狐仙”,这些虚构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其“原型”。这是因为

①意识本质上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意识能够在反映现实世界基础上创造幻想的世界

③观念中的形象并不需要现实的依据

④观念中的形象并不是人脑的加工的产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在仰韶文化的早期和中期,彩陶上出现了“人面纹”。其中一例是在鱼头型的轮廓里面,画出一个人面。有观点认为这种图案可能是原始人在水中捕鱼的真实描绘:人在水中只露出头部,捕到鱼后或衔于口或系于头,以便再腾出手来继续捕鱼。这种解释体现了

A. 意识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    B. 客观事物是意识的起源

C. 意识来源于人脑的机能    D. 意识是不依赖于客观事物的

 

查看答案

2014710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园网以“曾杰教授课题组发明新型多功能材料‘纳米之星’”为标题发布信息,指出科研小组将金和钢结合起来,发明了一种具有很强的光吸收和光热转化能力的新型纳米材料——金钢合金纳米材料。这种“纳米之星”新材料可有效治疗小鼠乳腺癌,有望开辟癌症治疗的新途径。这体现了

意识具有能动性,能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②意识具有目的性,目的是科学研究成功的关键

③意识具有创造性,能够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④意识具有主动性,会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