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重要标志的申国电影正处于...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重要标志的申国电影正处于黄金发展期。

中国电影坚持市场主导,促进产业繁荣。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在20171231日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电影全年票房累计559亿,超出去年457亿票房一百多亿,增长13.45%;作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中国已成为全球电影市场增长的主引擎;其中国产电影票房301.04亿元,占票房总额的53 .84%,同比增长8.42%;影片《战狼2》以56.83亿元票房和1.6亿观影人次创造了多项市场纪录,成为国产电影的突出亮点;16.2亿城市院线观影人次,中国电影成为中国人最重要的文化消费方式。中国电影聚焦中国梦主题,讲好中国故事,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向世界传递着中国文化和精神。中国电影倡导合作共赢,加快走出去步伐,2016年,国产影片取得了58. 33%的市场份额'在开放的格局中,中国电影打破了美国电影在世界电影市场中平均占据75%以上份额的绝对优势,为世界电影文化的多样性做出了贡献,中国电影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电影强国,彰显着改革开放的中国速度和中国力量,成为中国人增强民族自豪感的重要文化载体。

(1)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中国电影产业蓬勃发展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圭义文化的启示。

(2)请你为发展中国电影产业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

 

(1)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充分遵循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解放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正确的理论支撑和舆论导向,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文化激荡看主导,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中国电影都发挥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叉的伟大实践,发扬中华文化的的优秀传统,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坚定文化自信,充分肯定中华文化生命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豪情抒写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秉持开放包容精神,充分重视世界各种文化思潮的影响和挑战,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加强文明对话和文化交流,博采众长,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不断创新。 ⑤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断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2)①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爱国主义主题。 ③运用“豆联网+电影”新业态,为电影产业发展创造新机遇。 【解析】本题以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重要标志的申国电影正处于黄金发展期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1)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知识,设问指向中国电影产业蓬勃发展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圭义文化的启示,是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识记。解答本题主要从倡导大众文化、奏响主旋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精神文明、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提高公民道德修养等角度进行概括和总结。 (2)请你为发展中国电影产业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这类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考生发表不同的看法,鼓励创造性思维。试题在考查考生表达能力的同时,考查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入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时代,站在这个新的历史方位上,要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括哲学思想)”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这一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取得伟大胜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括哲学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起写进了新修改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运用“时代精神的精华”相关知识,谈谈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新时代产生新理论,新理论引导新时代的?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7立春伊始,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一一《感动中国》节目如期播出。十位年度人物,或倾一己之力,或践一生之诺,用卓越的成就和感人的事迹,传递着超越时间和地域的力量。

面对千度烈焰,王锋在小巷中带血的脚印,刻下无私无畏的生命赞歌;面对战机故障,张超在4.4秒的抉择中,用生命完成一个军人最后的使命,弥留之际依然执着“我还能不能飞”……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个体,之所以能够‘憩动中国”,正在于无论是如涓涓细流的漫长坚守,还是惊天动地的辉煌瞬间,他们所迸发出令人震撼的力量,回应着这个时代的精神渴求和信念坚守。

无数涓涓细流,最终汇h蜿蜒水道,奔向大江大海。“感动中国”实际上提供了一个发现个体力量的契机,而当每个中国人的力量汇聚起来,便是坚如磐石的中国力量。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只要我们13亿多人民和衷共济,只要我们党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1)结合材料,从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角度,描述“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所传递的“超越时间和地域的力量”。

(2)指出材料中的两位“感动中国”人物的英雄事迹及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内容。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在五千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礼”强烈地影响和制约着中国入的思想言论和行动。重礼仪、守礼法、行礼教、讲礼信和遵礼义已内化为一种民众的自觉意识而贯穿于其心理与行为活动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及基本表征。   

礼之产生,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首先它是人类协调主客观矛盾的需要。自然的人伦秩序是礼产生的最原始动力,人们为生存和发展相互依赖,逐步积累和自然约定出一系列“人伦秩序”,这是最初的礼;其次,礼起源于原始的宗教祭祀活动。远古时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认识自然的能力低下,无法解释自然现象和征服自然,于是人们把关于人的灵魂观念扩大到他们所接触的自然界万物,从而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开始用原始宗教仪式等手段来影响神灵,如祭祀、崇拜、祈祷等,期望以虔诚感化和影响自然神灵,以使其多赐福少降灾,原始的“礼”便产生了。

源远流长的“礼”,文化在漫长的文明演进中,积淀了许多协调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规范和准则。今天,我们仍借助这些规范和准则来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但赋予了“礼”平等、友善等新的内涵。

有人根据礼文化的发展得出一个结论:在现实生活中,要弘扬传统文化,须遵礼守义。请你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对这一结论进行评析。

 

查看答案

北齐宰相萧子良笃信佛教,相信佛家的因果循环,曾与范缜辩论。萧子良质问范缜:“君不信因果,世间何得有富贵,何得有贫贱?”范缜回答说:“人之生譬如一树花,同发一枝, 俱开一蒂,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粪溷之侧。坠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粪溷者,下官是也。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两人辩论的实质是

①有神论和无神论的斗争           ②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斗争

③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斗争       ④形而上学和唯物辩证法的斗争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下列俗语或成语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是

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②掩耳盗铃③心静则凉    ④依胡芦画瓢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