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卢浮宫的创想”“浴火重光一一来自阿富汗国...

“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卢浮宫的创想”“浴火重光一一来自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的宝藏……这些展览让我们不出国门就能感受到不同国家的文化与历史。下列观展感受中,对文化的多样性持有正确态度的是

A. 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是一个互相影响、互相借鉴、互相补充的过程

B. 文化交流要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C. 人类文化遗产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来表达、传承和弘扬

D. 不同文明有“特性”,更有着“共性”,我们应增进理解,追求统一

 

B 【解析】对待文化的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A不合题意,该说法只是阐述事实,不涉及态度;“展览让我们不出国门就能感受到不同国家的文化与历史”启示我们文化交流需要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B适合题意;C表述错误,人类文化遗产中有精华与有糟粕,因此“弘扬”的说法过于绝对;D表述错误,追求统一的说法错误,不利于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展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卷珠帘,倚高阁,觥筹交错,浮生若梦……”歌曲《卷珠帘》旋律婉转悠扬,歌词诗意缠绵,有着浓浓的中国古风,在央视《中国好歌曲》一炮走红,并成功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该歌曲的成功缘于它

①民族特色鲜明,能够激发观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②创新艺术形式,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③文化底蕴深厚,能够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④巧借大众传媒,成功实现了自身的商业价值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古典诗词是中国人最经典的情感表达方式。2017年新春伊始,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带着深埋于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文化基因,用国人耳熟能详、打动人心的诗词强势回归,为新春佳节上演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圈粉无数”。《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实力“圈粉”是因为(    )

①古典诗词是民族文化记忆与基因的集中展示    ②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文化载体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古典诗词的文化魅力    ④古典诗词寄托着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方言是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基本载体和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是一个特定族群情感认同的精神纽带。但随着我国普通话的大力推广和“外语热”的兴起,原本丰富多彩的方言文化正在加速流失,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论。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方言文化加速消失不利于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存在认知和实践的差异

③汉字是人类文明的基本载体,方言文化不能真正担负传承中华文化的历史责任

④代表一方水土的物质文化遗产的方言文化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和世界第一贸易大国,中国商品已遍及全球市场。有专家提出,要让中国商品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良好载体”。这一观点告诉我们

①要借助经济活动推销我国的价值观念

②精神文化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商品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④商贸活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网络媒体出现的新词,如“洪荒之力”、“颜值”、“主要看气质”“高大上”等新词,多为新事件、新闻人物的浓缩和概括。这表明

A. 传统文化被注入了时代精神

B. 文化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C. 文化的实质是精神力量

D.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