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2017年10月1起正式实施的法律法规有...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2017年10月1起正式实施的法律法规有

①《大气污染防治法》

②《宪法宣誓制度》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D 【解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更加重视发挥依法治国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更加重视通过全面依法治国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制度保障,专门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2017年10月1起正式实施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③④适合题意;①②不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发育、文明传承的重要途径。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读书传统,崇尚读书、诗书继世之风绵延数千年。

“岭南读经典,书香润心田”2017“书香岭南”全民阅读活动启动仪式,4月23日在广州图书馆举行。本次活动大力推进书香机关、书香校园、书香企业、书香社区、书香家庭建设;加强阅读优廣内容的供给,实施图书精品出版工程,为全民阅读提供更多文化产品;注重方式创新,坚持读、看、听、写、诵并举,大力推选“互联网+出版”、“互联网+阅读”,构建全方位、全媒体阅读格局。这一活动成为南粤大地上一道规丽的风景线。

近年来,广东省形成了以“南国书香节”为龙头、以“书香羊城阅读月”和“深剑读书月”为亮点、以各地市阅读活动为基础的三级网络,打造了“政府推动,专家指导,出版供给,阵地联盟,平台共享,品牌引领,基层参与”的全民阅读“广东模式”。

(1)2017“书香岭南”全民阅读活动成为南粤大地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说明广东省是如何打造全民阅读“广东模式”的。

(3)请就学校如何大力推进“书香校园”建设提两条建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8月28日至9月2日,六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大国外交》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

随着国际格局和世界秩序的深刻演变,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这需要一个大国的担当和作为。

大国外交实质体现的是“大国担当”。5年来,习近平主席出访28次,足迹遍及五大洲、56个国家以及主要国际和区域组织,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族投资银行、推动澜沧江一湄公河合作,在维护地区和平、促进地区发展、深化区域合作方面积极发挥引领作用。在钓鱼岛问题上的针锋相对、在南海仲裁问题的有力回击、在印度非法入侵问题上的当仁不让,都表达出了坚定的“中国态度”。5年来,我国成功组织9次海外中国公民撤离行动,处理100多起中国公民在境外遭遇绑架或袭击案件,受理各类领事保拉救助案件近30万起,充分彩显了“外交为民”的大国带给自己公民的自豪与自信。

结合材料和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大国外交实质体现的是“大国担当”。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静宁县隶属甘肃省平凉市,曾因干旱贫穷甲天下。该县从实际出发,经过30多年不懈努力,使苹果产业成为新农村的优势产业,贫困农民走上了致富路。

近几年,静宁苹果发展面积已稳定在100万亩,红富士苹果占到栽培面积的98%以上,大多为晚熟品种,导致成熟期过分集中,销售期的压力过大。静宁苹果贸易出口产品以中低端产品为主,既缺乏国际竞争力,也不利于国家可持续发展。在静宁周边天水、陕西等苹果销售市场上屡屡出现冒用“静宁苹果”品牌的现象,静宁苹果现象受损。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静宁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

结合材料和经济生活知识,指出静宁苹果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从种植户和政府两个角度为其健康发展提供有效对策。

 

查看答案

当前,企业破产法在我国已实施十年,但受传统观念影响,当今社会依然还有人“谈破色变”,认为破产是不光彩的事,这种认识上的反差主要体现了

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并不一定完全同步

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

③受多种因素影响,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

④社会意识严重阻碍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

A. ②④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③

 

查看答案

《韩非子·内储说上>有一段关于法治理沦的著名比喻:“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故人多溺”,大意是“法律如有威严,像火一样使人望而生畏,百姓不敢以身试法,这样,国家就容易治理,人民得以安居乐业;反之,若过于宽大,执法不严,百姓不知畏法,反而容易因违法而最后受到法律的制裁。”从辩证法的角度,下列诗句包涵哲理与之相似的是

A.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B. 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

C.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D.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