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党的十九大)于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党的十九大)于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安徽省黄山市某中学高二(1)班同学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其中。

【生态文明】

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分析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的依据。

【主要矛盾】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到土地改革完成前,“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材料二:随着土地改革完成,从1953年到1956年底,“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 这一主要矛盾的解决就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三: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材料四: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谈谈对我国主要矛盾变化的认识。

 

(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的严峻形势,要求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③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党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是尊重世界的物质性,尊重自然的体现。(或者自然界是客观的,要求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④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①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我国对社会发展每个阶段的主要矛盾的认识,都是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真理性认识。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随着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发展,我国对主要矛盾的认识也不断发展并与时代的变化相符合。 ③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永无止境,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经历了变化发展的过程,并且还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 【解析】(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分析“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的依据。 从材料中看出,党和国家之所以“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是因为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的严峻形势,为了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可运用辩证唯物论相关知识,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自然界具有客观物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等方面,分析“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的依据。 (2)本题要求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谈谈对我国主要矛盾变化的认识。 要认真阅读材料,要看到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经历了变化发展的过程,做到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可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从真理的基本属性是客观性、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永无止境等方面,说明对我国主要矛盾变化的认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关系的认知,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加快经济增长速度。第二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但经济发展和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的矛盾日益凸显,人们意识到环境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根本。第三阶段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认识到绿水青山是长远发展的最大本钱,生态优势可以变成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结合材料,说明人们对“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关系的认识过程是以实践为基础的。

 

查看答案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面临着巨大压力,在此形势下,需要呼唤极致的工匠精神回归。新时代工匠精神是在工匠精神的基础上加入了“突破”和“创新”的元素,新工匠精神不再一味地强调一丝不苟,幔工出细活,而是更加注重产品的突破性和创新性,强调产品应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强调创造而非制造。历史证明,任何科技的发展都不能取代劳动者的双手,中国梦的实现仍需要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必将助推“中国制造”。

结合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分析如何利用工匠精神助推“中国制造”?

 

查看答案

面对雾菇天气,人们有两种心理倾向,一种是这种雾霾天气是全国性的.一些地方认为,如此大范围的污染天气,仅靠自己这里一个地区的治理是没有用的.另一种倾向是“谁都有话说,谁都有理”,企业说,几万职工要吃饭,停掉生产只能靠政府来补贴生话:工地说要赶速度,必须在时限内完成:车主说我们不愿意换车……以下对这两种心理倾向分析正确的是

①第一种心理倾向没有看到部分发展对推动整体发展的意义

②第一种心理倾向没有看到整体的功能、状态影响着部分

③第二种心理倾向没有立足整体,树立全局观念

④第二种心理倾向没有搞好局部+重视部分的作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管理学上一个有趣的定律叫“酒与污水定律”,意思是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里,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其中蕴含的哲理是

①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②部分的作用取决于其在整体中的地位

③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决定整体

④一定条件下部分的功能会大于整体的功能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某村村民随手乱丢生活垃圾现象突出,村委会为此专门开了一家“垃圾超市”,规定30个塑料袋可以换一瓶饮料,50节旧电池可以换一袋洗衣粉……超市开张不到半年,村民乱丢生活垃圾的少了,垃圾的分类收集与处理的难题得到了解决,村庄也变得干净整洁。这一案例表明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更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②人可以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

③事物的外部联系是事物发展的内在根据

④事物之间联系的性质会随条件变化而变化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