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往今来,“工匠精神”一直都在改变着世界。热衷于技术与...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往今来,“工匠精神”一直都在改变着世界。热衷于技术与发明创造的“工匠精神”是每个国家活力的源泉,中国的创新驱动发展正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

《周礼﹒考工记》有言“匠人营国”。中国自古就有追求“精确”的传统,有“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说法。中国是一个并不缺乏工匠的国家,四大发明的发明者,都是了不起的工匠。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他们持之以恒,甘于为一项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奉献毕生才智和精力。在“互联网+”的风口上,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制造业更需要踏实专注、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国家应该怎样培养工匠精神。

(2)谈谈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的工匠精神对人们探索真理的启示。

(3)为让人们深刻理解工匠精神在个人或者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请你拟定两条宣传标语。(每条不超过15字)

 

(1)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大力营造尊重工匠劳动、弘扬工匠精神的文化环境和氛围;②建立有利于培养优秀工匠的教育制度和教育体系,重视职业技术教育;③弘扬优秀的传统工匠文化,并在实践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④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学习宣传大国工匠和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的活动常态化;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人们的敬业品质和道德风尚。 (2)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出真知,要立足于社会实践;②真理客观的,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随着过程的推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③认识具有反复性,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要敢于面对困难,在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中探求真理;④认识具有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与时俱进,开抢创新。 (3)示例:传承工匠精神,成就出彩人生;精进创新,共筑中国梦; “工匠精神”擦亮“中国制造”。(只要宣传内容能体现工匠精神的作用,且文字不超过要求即可。) 【解析】本题以“工匠精神”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创新、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的客观性、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1)解答本题需要发散思维,多角度思考如何培养工匠精神。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 考生可从培养工匠精神需要营造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开展一定的文化活动;需要重视教育,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需要弘扬优秀的传统工匠文化,并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需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发挥劳动模范的引领作用;需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人们的敬业品质和道德风尚等多角度展开回答。 (2)本题要求谈工匠精神对人们探索真理的启示,因此所答理论内容就限定在了认识论的范畴。结合材料,考生可从追求真理要“踏实专注”,要立足于实践,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追求真理要“持之以恒”,要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追求真理要 “精雕细琢”,要在从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中探求真理;追求真理也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等角度展开回答。 (3)“工匠精神”对人,对社会,对制造业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回答本题可就以上几个方面拟定宣传语。但要注意文字一定要精炼,内容要能点明主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共享单车是指企业与政府合作,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提供自行车共享服务,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

材料一  随着“共享经济”的兴起,共享单车在国内市场发展迅速。使用者只要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就能下载软件,注册取车。“实惠便民”“低碳出行成风尚”“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等声音在微博、微信朋友圈刷屏。以ofo为代袁的行业领军企业与老牌自行车制造厂商“飞鸽”牵手合作,实现互联网共享平台模式与传统制造厂商的密切合作,树立起“互联网+”时代新动能带动旧动能的典范。

材料二  共享单车给公众带来方便的同时,引发的一些问题也引起社会关注。如“乱停乱放”“故意毁坏”“加装私锁”“将共享单车搬回家”等事件。又如押金无法正常退还、超额收费、使用者在骑车过程中受伤等问题也备受社会关注。有评论认为,共享单车既是公众素质的“照妖镜”,也是公共管理素质的“显微镜”。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发展共享单车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结合材料二和政治生活知识,探究如何促进共享单车的健康发展。

 

查看答案

2016212日,被预言已经百年的引力波,终于被人类探测到了。据科学家说,这次的引力波就是在我们看不到的超级远的距离上,我们看不到的超级大的黑洞的变化引起的。此次,引力波被验证说明(        )

①意识活动可以揭示自然之谜          ②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不断得到自然科学的证明

③意识的能动性是认识世界的可靠保证  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A. ②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新一轮农村改革,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将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正式提上农村土地制度和产权改革层面,通过制度创新推动农业发展方式根本转变,再一次推动农村生产力大释放,从而确保改革红利最大释放并用之于农。从哲学角度看,这表明(      )

①实践基础上的制度创新是农村改革的先导

②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就能推动生产力发展

③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④农村体制变革是人民利益与社会规律性内在统一的要求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在一次重复前人的实验中,德国物理学家伦琴用黑色硬纸板和锡箔把阴极射线管严密地套封起来,接上高压电源后,他意外地发现前方的荧光屏上出现了微弱的闪光。经过反复试验,他确信这是一种还未被认识的新射线,取名为“X射线’’。今天,X射线广泛应用于常规透视检查。X射线的发现过程进一步印证了

①新的认识是在主体和客体不断相互作用中产生的

②获得新的认识是人们从事实践活动的目的和归宿

③在反复实践中改变客观条件总会使人们发现新的认识

④实践中的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的认识器官从而促进认识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有人认为“三个和尚没水喝”是由于团队成员多了会分散每个成员应有的责任,惰化成员的积极性,从而产生组织内耗,减弱群体的工作效率。这给我们的唯物辩证法启示是

①遵循系统内部的有序性,明确成员分工和责任  ②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科学制定激励机制

③积极做好量的优化,构建合理的成员结构      ④善于抓主要矛盾,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