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鉴定不移地贯彻创新、协调...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鉴定不移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材料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几年我国经济总量及环保治理与科研经费支出

年份

环保治理投资总额(亿元)

科研经费支出(亿元)

GDP(万亿元)

2010年

7612

10242

40.15

2012年

8254

10298

51.94

2014年

9576

13015

63.64

2016年

9023

15760

74.41

 

注:①我国每万元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美国的2.3倍,欧盟的4.5倍,日本的8倍。②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空气污染指数PM2.5(细颗粒物)经常超过300微克/立方米的重度污染标准。

(1)解读材料一中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  物联网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发展领域。通过物联网,任何个人、企业、行业和政府的信息及数据都可连接、交互和共享;农作物会“主动”发出该浇水、施肥的各种信息……据预测,物联网有望成为我国抢占新一代信息支术前沿的桥头堡,促进新技术的研发,加快相关产业的成长,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二分析物联网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3)某网站开展关于物联网发展的问卷调查。请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补充完善下图调查问卷的中间三项,并针对你设置的选项,谈谈国家该如何促进物联网的发展。

 

 

 

 

 

(4)继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讯之后,物联网已成为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的各行各业也将在这一浪潮中面对机遇迎接挑战。例如,城市交通业,通过物联网可以对一个城市的整体交通的运行情况进行诊断,从公共交通资源的优化,城市交通管理的组织优化,以及交通设施的优化等几方面入手,实现整个交通出行组织的全局最优和社会利用的动态平衡。

请你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三个最重要环节的角度,谈谈各行各业如何充分利用物联网产业促进自身发展。

 

(1)①2010年~2016年我国GDP总量实现较快增长,环保治理投资总额和科研经费支出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加; ②但是我国每万元GDP能耗与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③我国节能降耗,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形势不容乐观。 (2)①有助于促进社会信用制度建设,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 ②有助于提高国家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③有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④有助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3)①法律的完善:人大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促进物联网发展的规范化。 ②政策的支持力度:政府履行经济职能,出台税收、信贷等优惠政策支持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③基础设施的配套:政府履行社会建设职能,为物联网发展提供配套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 ④物联网安全的确保:政府进行市场监管,加大执法力度,保护物联网的安全和公民个人隐私。 ⑤充足的科技人才:履行文化职能,加大技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⑥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简政放权,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建设服务型政府。 ⑦技术专利的保护:政府完善专利保护制度,提高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4)①在市场主体方面,充分发挥其自身主体作用,加大对物联网研究经费的投入,加快自身产业的转型升级; ②在市场体系方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依照市场引导加大对物联网产业的研发; ③在宏观调控方面,充分利用国家对物联网的财政支持,且遵守国家制定的有关物联网产业的相关法律法规。 【解析】此题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作为背景材料,分别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的角度考查市场秩序、资源配置、就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政府和人大等相关知识。 (1)此题考查学生对图表材料的分析概括能力,图表题分析时要注意标题、表中数据纵横向比较、表格注解等内容,回答“材料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类题目时,把材料的信息转化为文字叙述出来即可。此题材料一反映了2010年—2016年我国GDP总量实现较快增长,环保治理投资总额和科研经费支出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加,但是我国每万元GDP能耗与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说明我国节能降耗、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形势不容乐观。 (2)此题考查市场秩序、资源配置、就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的主旨。设问要求结合材料二分析物联网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属于分析说明类试题。根据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考查方向,学生可从社会信用制度建设,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提高国家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等角度作答。 (3)此题考查政府和人大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设问要求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补充完善下图调查问卷的中间三项,并针对你设置的选项,谈谈国家该如何促进物联网的发展。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如:法律的完善:人大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促进物联网发展的规范化;政策的支持力度:政府履行经济职能,出台税收、信贷等优惠政策支持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基础设施的配套:政府履行社会建设职能,为物联网发展提供配套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物联网安全的确保:政府进行市场监管,加大执法力度,保护物联网的安全和公民个人隐私;充足的技术人才:履行文化职能,加大技术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简政放权,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建设服务型政府;技术专利的保护:政府完善专利保护制度,提高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4)此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关知识。此题要求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三个最重要环节的角度,谈谈各行各业如何充分利用物联网产业促进自身发展。从知识范围看,属于有明确知识范围限定的主观试题;从设问的指向性看,属于措施类的主观试题。考生作答时要结合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进行。依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考生可从以下角度作答:在市场主体方面,充分发挥其自身主体作用,加大对物联网研究经费的投入,加快自身产业的转型升级;在市场体系方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依照市场引导加大对物联网产业的研发;在宏观调控方面,充分利用国家对物联网的财政支持,且遵守国家制定的有关物联网产业的相关法律法规。考生围绕这些自行组织语言作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求真、向善、塑美,既是人类追求的精神理念,也是人们奋斗的价值目标。下列选项与此相符合的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2017年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福建鼓浪屿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鼓浪屿属于世界的,一百多年间,多元文化不断融入原有文化,见证了亚洲全球化早期各种价值观念的交汇、碰撞和融合。多元文化不断融入原有文化体现了

①中华文化的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②中华文化的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③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④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实现到2020年让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既定目标,时间十分紧迫、任务相当繁重。要采取产业精准扶贫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低保兜底脱贫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四个一批”措施,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根据材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①致贫的原因多样,印证了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和条件性

②脱贫的手段各异,说明了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的矛盾不同

③脱贫的任务艰巨,要求坚持群众主体地位,激发内生动力

④脱贫的时间紧迫,必须超越历史条件,创新扶贫开发路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20年来,“一国”根基不变,“两制”并行不悖,“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且不断丰富和发展,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再次证明

①矛盾双方既相辅相成,又相互贯通

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贵州设计师石昌鸿设计的一组中国省市字体标识悄然走红网络(见下图)。字体标识

①是创作者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主要源于创作者的大胆想象

③体现了意识的选择性、创造性

④说明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