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某校同学围绕“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作用”议题开展探究活动,搜集资料,确定相应主...

某校同学围绕“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作用”议题开展探究活动,搜集资料,确定相应主题。

主题一:共同利益的“粘合剂”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乃至非洲文明、拉美文明,不同文明之间,虽有各自的核心价值观,但彼此在追求发展进步、维护和平稳定、提升民众生活水平等方面,都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这就成为大家对话协商、缩小分歧、扩大共识的基础。

主题二:风险挑战的“润滑剂”

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七十多亿人口,数量众多的民族,它们大小不等、发展层次不一、文化多样,各方的需求和关注重点各异,潜在矛盾甚至现实摩擦不可避免,这些矛盾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障碍。

主题三:持久建设的“助推器”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仅要立足当下,更要放眼未来。我们需要在政治上互尊互信,在经济上互利互惠,在文化上互学互鉴。其中,文化互学互鉴将凝聚共识,推动经济全球化。

请你任选一个议题,围绕文化的全球化发展中作用,设计一个宣传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粘合剂”“润滑剂”“助推器”三选一)

活动形式:(任选)

活动设计:

(要求:有设计意图的分析,字数100字左右。)

 

 

(3)可用观点:文化多样性、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文化对人的影响(特别是对价值观的引领) 评分标准: 等级水平 等级描述 水平4 观点鲜明,能明确表达自己的见解;紧扣问题全面展开论述,或就某点深入分析,知识运用准确、贴切;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水平3 观点比较明确,能表达自己的见解;能扣住问题展开论述,或能就某点分析,知识运用比较准确、贴切;逻辑性较强,有条理 水平2 观点不明确;不能集中指向问题,罗列知识;知识运用不正确;论述缺乏逻辑,条理性差 水平1 应答与试题无关;或重复试题内容;或没有应答 【解析】本题要求请你任选一个议题,围绕文化的全球化发展中作用,设计一个宣传活动方案。 要认真阅读材料,在“粘合剂”“润滑剂”“助推器”三者中任选一种,围绕文化的全球化发展中作用,从文化多样性、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文化对人的影响等方面知识角度,设计一个宣传活动方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春节前夕,某同学接到北京市委市政府的短信提醒,引起了他对“禁放”的关注,他联系了几位好友,共同对此开展研究,下面是讨论记录:

甲同学:这几年春节期间,北京的空气质量面临严峻挑战,这是我根据查找到的数据绘制的一张图表。

如图

由图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可知,燃放烟花爆竹与PM2.5的数量变化呈现_______②________关系。

乙同学:今年的“禁放令”不是首次,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曾经颁布实施过。下面是我查找并整理的有关政策变化过程的资料。

第一阶段:初次“禁放”

1993年7月,北京市针对“禁放”问题公开征求意见,经多数市民赞成后,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相关规定,明确规定城八区为禁放区。

第二阶段:实行“禁改限”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以后,每年春节期间,禁放区内违规燃放愈加严重,禁放法规形同虚设。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建议和议案,呼吁实行“禁改限”。从列入立法规划到立法调研、征求民意,再到最终表决通过,历时两年多。

第三阶段:恢复“禁放”

2012年除夕,北京空气质量急转直下,部分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先后建议恢复“禁放令”。市政府法制办公开向社会征求修订意见,在收到的意见建议中,支持禁放的意见占83.1%。在全面、充分地调查和论证基础上,2017年 12月1日,经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北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正式出台,明确规定五环路以内(含五环路)区域为禁放区。

从这三个阶段来看,尽管从“禁放”到“禁改限”,再到恢复“禁放”,政策在不断的调整,但整个决策过程是一个_________③________过程,这种决策方式的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同学:正月初五刚过,北京市委市政府就发表了《致全市人民的感谢信》,对市民自觉遵守规定的行为,表示感谢。其中对“禁放令”的收效做出了定量描述:

“……‘鞭炮不放,年味不减’。除夕夜间PM2.5平均浓度比上年同期下降52.8%,正月初一PM2.5平均浓度比上年同期下降77.1%;正月初一至初五,因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的火情比上年同期下降73.4%,因燃放烟花爆竹致伤人员数量比上年同期下降61.7%;城六区清理烟花爆竹残屑量比上年同期下降89.4%。……”

我来总结一下,从效果上看,这项政策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

丁同学:我来补充一下,促使市民支持这一政策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广大市民或选择外出旅游过年,或逛庙会、品小吃、赏民俗、学民艺,在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中共享浓浓的“年味儿”,较好地处理了_____⑥______与现代生活的关系,同时作为民俗来讲,它们与燃放烟花爆竹的习俗是_____⑦______关系;再比如,市民对环境污染的危害有了更切身的感受,理念更加科学……,对!这就是《经济生活》中所提到中的“____⑧____”消费观。

(1)根据你所学习的知识,补全相应内容。

(2)还有同学说:“我非常认同政府的‘禁放令’,但爆竹声声留给我美好的记忆,传统习俗的魅力挥之不去。”应如何处理传统习俗和现代生活的关系,请你提出一条具体建议,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农村的发展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

材料一:我国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长期以来,资金、土地、人才等各种生产要素单向从农村流入城市,造成农村“失血”“贫血”。相对于快速发展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短板。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就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2017年底,中央召开农村工作会议,公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被称为“中央一号文件”。

2018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党和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乡村振兴”问题。

材料二:城镇化是由传统乡村型社会向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在推动城镇化建设中,要千方百计让进城务工人员能够在城市稳定地工作生活,孩子能进城的随着进城,解决留守问题。

逆城镇化是指人口从城镇往农村回流的现象。要让精英人才到乡村的舞台上大施拳脚,让农民企业家在农村壮大发展。同时,也要让留在农村的老年人找到归宿。

城镇化与逆城镇化要相得益彰、相辅相成。要以人民为中心,把工作做好。

(2)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说明应当如何正确看待“城镇化”和“逆城镇化”的关系。

 

(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使人民群众产生“获得感”。

表现

解决措施

理论依据

全国农村有26.1%的村生活垃圾、82.6%的村生活污水未得到集中处理或部分集中处理;38.1%的村村内主要道路没有路灯。

示例: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示例:财政发挥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投资主体多元化。

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仍分别高达农村居民的2.72倍和2.28倍。

2016年,中国农业劳动率约为世界平均值的76%,高收入国家平均值的5%。

 

 

 

查看答案

下表反映了西方福利制度的历史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时间

阶段

基本事实

19世纪

萌芽阶段

西方国家面对劳资矛盾尖锐,工人运动不断爆发的状况,相继建立了有限的社会福利制度,如德国《疾病保险法》《事故保险法》和《养老保险法》等。

二战——20世纪70年代

成熟普及阶段

欧洲国家从上世纪50年代起普遍建立了被称为“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制度,英国建立了资本主义国家第一个全民免费医疗制度。

20世纪70年代以后

改革阶段

西方经济发展再次进入产能过剩、资本集中、经济增速下降的经济周期。各国纷纷推动以削减税收、削减福利、放松对资本的管制为主要特点的改革,普遍削减对福利的支出,并推动社会事业市场化、商业化。

 

依据上述事实可以做出的正确判断是

A. 西方福利制度有效地解决了效率和公平的矛盾

B. 西方福利制度的建立深受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

C. 西方福利制度的普及是凯恩斯主义在经济实践中的运用

D. 西方福利制度实施中出现的巨额财政赤字是经济危机的根源

 

查看答案

为进一步缓解“入园难”问题,改善幼儿园办园条件和办园质量,北京市级财政将补贴幼儿园办园成本。其中,市财政将对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扩大学位给予一次性补助,标准为生均10000元。北京市的做法会导致

A. 通过财政补贴促进教育公平

B. 公共物品全部由政府提供

C. 消除幼儿教育中市场调节的不足

D. 北京市财政达到收支平衡

 

查看答案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此项政策出台将会产生的影响是

①增强公民依法纳税的意识

②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

③城镇居民生活成本不断降低

④个人所得税调节作用更加优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