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 2017年11月24日,在阴虚成功申遗后,作为距今4000多年的殷墟文化...

材料一  20171124日,在阴虚成功申遗后,作为距今4000多年的殷墟文化的灵魂和核心内容,甲骨文此次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被誉为汉字“鼻祖”。百多年来,出土甲骨文达15万片,甲骨文单字约5000个(已释读1000多字)。它是殷商文明宏大的信息史料宝库,研究甲骨文已经形成了一门国际“显学”。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期间,“安阳殷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甲骨文”最早出土于殷墟,但当年“殷墟申遗”时并没有突出甲骨文。此次把“殷墟”的灵魂和核心部分的甲骨文单独拎出来,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足见其意义非常重大。表明甲骨文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说明全世界都高度认可。两份崇高的荣誉,是华夏儿女的骄傲,更是一份重大的责任。

材料二  甲骨文中有大量的生僻字,对待生僻字,人们看法不一。网友“秦时明月”认为:生僻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当代人的历史文化素养,因为在生僻字中往往蕴含着历史文化信息,或是有着时代的印记,可以勾起人们的历史记忆。网友“树懒闪电”认为,语言的意义在运用,文字用于交际的最终目的是追求简洁和效率,而生僻字影响了现代文字交际的使用价值。这些不常用的汉字已经没有意义了。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意义。

(2)谈谈如何肩负起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份重大的责任。

3)运用传统文化的有关知识谈谈材料二中两位网友观点的合理性。

 

(1)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这是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它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②展示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③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甲骨文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为研究中国殷商历史提供了佐证和资料。④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2)①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②对自身文化价值充分肯定,自身文化生命力有坚定信念,树立高度文化自觉自信。③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和创新,不要原封不动的承袭,有所淘汰,有所发展。④立足社会实践进行文化创新,使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3)①网友“秦时明月”看到了传统文化中生僻字的积极作用可以提升当代人的历史文化素养文化,了解历史文化信息,具有合理性。②网友“树懒闪电”看到了传统文化中生僻字的消极作用影响文化交流的简洁和效率,生僻字影响了现代文字交际的使用价值具有合理性。 【解析】本题以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为背景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设题考查文化遗产、文化的多样性、文化交流的意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中华文化的特点、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文化传承、文化创新的知识,本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论证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一般。 (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意义,本题的知识范围是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问题指向是分析说明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意义,属于原因、意义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化遗产、文化的多样性、文化交流的意义、中华文化的特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等角度来分析说明。(2)本题要求考生谈谈如何肩负起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份重大的责任,属于措施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文化传承、文化创新的知识、文化自自觉和文化自信等角度来分析说明。 (3)本题要求考生运用传统文化的有关知识谈谈材料二中两位网友观点的合理性,属于评析式辨析题,回答时要分别回答两位网友观点的合理性:网友“秦时明月”看到了传统文化中生僻字的积极作用可以提升当代人的历史文化素养文化,了解历史文化信息,具有合理性;网友“树懒闪电”看到了传统文化中生僻字的消极作用影响文化交流的简洁和效率,生僻字影响了现代文字交际的使用价值具有合理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7115194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两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这是北斗三号卫星的首次发射,也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实施的首次航天发射,标志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步入全球组网新时代。我国于20世纪后期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逐步形成“三步走”发展战略;2000年年底建成北斗一号系统,向中国提供服务;2012年年底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2020年前后建成北斗全球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

结合材料请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我国发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意义。

 

查看答案

康德认为,刺激人们的感官而引起感觉的物自体的本来面貌是不可认知的;作为一切精神现象最完整的统一体的灵魂、作为一切物理现象最完整的统一体的世界和作为最高统一体的上帝,都不是认识的对象,而属于信仰的领域。这一观点

①强调世界依赖于心灵而存在

②因其错误理解使其无法上升为哲学

③属于不可知论

④带有明显的唯心主义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我国东汉时期的王充认为:人,物也;物,亦物也。物死不为鬼,人死何故独能为鬼?下列观点与之不一致的是   

A.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B.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C.心之官则思               D.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查看答案

有人对白马非马进行了三点论证:一是强调白马分别是动物、颜色和一种动物加一种颜色,三者各不相同,所以白马非马。二是强调 的包括一切马,不管其颜色的区别;白马的只包括白马,有颜色区别,外延不同,所以白马非马。三是强调,马作为马”“白马作为白马不同,所以白马非马。这三点论证是

唯心主义观点     唯物主义观点

形而上学的观点   辩证的观点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中国哲学约3 000年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先秦哲学、秦汉时期的哲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哲学、隋唐时期的哲学、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近代和现代哲学。由此可知(  )

①不同时代有着不同时代的哲学                 

②哲学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所决定的

③任何时代的哲学都能正确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④哲学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