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把握新的历史方位,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时代赋予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把握新的历史方位,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正是根据这一判断,我们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着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人民生活即将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转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但是,当前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如发展质量效益还不高,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这越来越制约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中央敏锐地洞察到这一新的全局性历史性变化,作出及时准确的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特殊性的知识,分析党作出“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大政治论断的依据。

材料二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独创思想的民族。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深厚的理论思维根基,这就决定了中国理论的话语体系要坚持以我为主的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其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了具有我们民族自己特色的话语体系。例如,“中国梦’’、“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自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论著中大量引用中国经典,等等。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已经成为党的理论创新特有的重要标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党在理论创新过程中是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坚定文化自信的。

 

(1)①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要求我们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当前,我国虽然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改革开放40年来基本国情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党的这一重大政治论断把握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阶段性特征。 ③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这两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不再是“落后的社会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只讲“物质文化需要”已经不能真实全面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党的这一重大政治论断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的具体把握。 (2)①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勇于探索,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②对中华文化白身价值充分肯定,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断赋予中华文化以鲜明的时代特色。 ③积极吸收国外优秀文明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民族话语的独立性,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④坚定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解析】此题分别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变化和构建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作为背景材料,分别从哲学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角度考查矛盾的特殊性、文化自信、文化创新的途径等相关知识。 (1)此题考查矛盾的特殊性。此题要求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特殊性的知识,属于有明确知识范围限定的主观试题;设问要求分析党作出“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大政治论断的依据,属于原因类的主观试题。考生作答时要结合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进行。依据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考生可从以下角度作答: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要求我们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党的这一重大政治论断把握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阶段性特征;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这两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不再是“落后的社会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只讲“物质文化需要”已经不能真实全面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党的这一重大政治论断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的具体把握。考生围绕这些自行组织语言作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库布其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曾是千年荒芜、寸草不生的“死亡之海”,如今变成了富饶文明的“经济绿洲”。

为治理沙漠,库布其沙漠所在的市.旗两级政府出台了“谁经营,谁受益,长期不变,允许继承的政策,广泛引导个人和企业参与投资活沙绿化:积极推广“生态建设农户+基地龙头企业”的发展模式,扶持亿利资源集团等一批龙头企业助力绿色发展,引导农牧民通过沙地八股。

租地到企,企业再通过包种到户,包销到户的方式,形成紧密的治沙利益共同体。库布其人针对干旱少雨的实际,创新了“气流法”植树,“甘草平移”栽种等100多项沙漠生态技术,突破了治沙难题,提高了治沙效率;利用沙漠地区蕴含的独特自然资源,发展天然药业,清洁能源、沙漠旅游等沙漠生态产业。

据测算,库布其沙漠共计修复绿化沙漠969万亩,固碳1540万吨,涵养水源243.76亿立方米,释放氧气1830万吨,生物多样性保护产生价值3.49亿元,创造生态财富5000多亿元,带动当地民众脱贫超过10万人。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概括库布其沙漠治理的成功经验。

 

材料二库布其治沙的示范意义,不仅在于将荒漠变绿洲,更在于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引领的发展新路。历史在兴袁演替的变迁中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人类文明进步要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准则。今天,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治国理政总体布局中的重大战略,绿色发展理念正在变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2)运用“公民的政治参与”的有关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将绿色发展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库布其沙漠是世界荒漠化治理的典范,为世界荒漠化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为此,联合国将它确立为全球首个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在全球推广库布其治沙模式。请你为联台国相关部门就如何推广“中国治沙经验”提出两条具体建议。

 

查看答案

威武凶猛的老虎、英姿飒爽的穆桂英、充满传统韵味的景泰蓝花瓶……走进朱慧卿老人的家,就像走进了艺术品展览馆,利用废旧材料创作的各式各样手工艺品随处可见,在朱阿姨的眼里,废弃物品都是宝贝,加以创意就能将它转化为艺术品。这说明

①人们多样的价值选择是取得创意成功的源泉

②事物的多重属性是满足人们不同需要的前提

③观念的创新实现了事物多样价值之间的转换

④事物价值的实现建立在物与人关系的基础上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生物钟影响人的工作和生活,但是人类对生物钟的工作原理长期不清楚。三名美国科学家选择果蝇作为典型生物体进行研究,发现了调控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从而解释了植物、动物和人类是如何调节自己的生物节律以适应昼夜变换的。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揭示生物钟的奥秘是进行该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

②人们可以创造一定的条件建立生物钟的运行规律

③实践是人们深化对生物钟工作原理认知的根本动力

④生物钟的共性包含于果蝇生物钟的特殊性之中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元宵节,寄托着每一个小家对团圆和美的期盼。小家的红火离不开大国的兴旺,大国的富强也离不开全国人民磅礴力量的凝聚。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以下名言诗句中能体现出中国人心中的这种家国情怀的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②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④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将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发展和成就首次以纪录片的形式呈现在大银幕上该电影对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等举世瞩目的成就加以集中展现,用影像定格属于中国的每一个辉煌瞬间,传递中国力量,为观众带来视觉与心灵的双重震撼。这说明,优秀文艺作品可以

①见证时代发展脉动,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

②激发人们爱国情怀,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奠定民族立业根基,增强全民族创造活力

④凝聚民族精神与力量,砥砺人们奋勇前行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