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国家文明的“金色名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国家文明的“金色名片”。

材料一2017年底,《国家宝藏》火爆荧屏和网络;该节目把纪录片和综艺两种创作手法融合应用,通过剧场形式演绎文物的“前世”,讲述围绕文物所展开的轶事,还为文物寻找到“今生”的关联人,让国宝的今生守护人讲述他们与国宝的故事,不仅见物,而且见人、见情。有评论指出:精心谋划打开历史、打开传统的独特方式,让沉默的国宝说话,中车文化的薪火相传,就从我们眼前渐次“活”起来,一石、一丝、一画、一瓷——铺陈的是售奇,激荡的是圈魂。

材料二合理剞用是文物保护的重要途径,很多地方政府却急于利用文物来发展经济,但是,要么因违背文物法被叫停,甚至责任人受到查处;要么拿不出有创意、高水平、有吸引力的方案,吸引不了投资,以至文物长期闲置荒芜。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让文物“活”起来对传承中华文明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政府应如何促进文物合理利用?

(3)某校几个志趣相投的同学组成了一个名为“考古文博社”的学生社团。假如你是该社团的一名成员,请你为社团活动提两条建议。

 

(1)①能展现文物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引发人们对文物和文化的关注热情,增强人们保护文 物、传承文化的意识。②能发掘文物的时代内涵和现实价值,有利于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公民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和归属感。③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更好地展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2)①严格遵循文物法,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合理利用文物,不能因为利用而破坏文物。 ②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处理好文物利用和经济发 展的关系。③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形成科学的文物利用方案。④在促进文物利用过程中,政府要切实履行好规划和监管职责,不能缺位、错位和越位。 (3)示例:邀请文博方面的专家到校开展讲座;开展研学旅行,到著名的古城参观考察;开展文博知识竞赛。(答案必须围绕“文博”“考古”等内容展开,每条2分,满分4分。如考生有其他答案,符合要求均可得分。) 【解析】此题以让文物“活”起来作为话题,分别从文化生活和政治生活的角度考查文化的特点、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政府的责任与职能、政府权力的行使等相关知识。 (1)此题考查文化的特点、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等相关知识。此题要求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让文物“活”起来对传承中华文明的作用。从知识范围看,属于无明确知识范围限定的主观试题,考生作答时首先要依据材料判定考查的知识范围;从设问的指向性看,属于意义类的主观试题。首先应明确让文物“活”起来,强调的是让文物走进大众,然后抓取“不仅见物,而且见人、见情”“铺陈的是传奇,激荡的是国魂”等信息,从文化与物质的关系、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文化创新、树立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等方面进行说明。 (2)此题考查政府的责任与职能、政府权力的行使等相关知识。此题要求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政府应如何促进文物合理利用。从知识范围看,属于无明确知识范围限定的主观试题,考生作答时首先要依据材料判定考查的知识范围;从设问的指向性看,属于措施类的主观试题。设问指向政府如何促进文物合理利用,即政府如何做,抓取材料中“要么因违背文物法被叫停”“要么拿不出有创意、高水平、有吸引力的方案”等信息,从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切实履行职能等方面进行说明。 (3)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考生作答时需围绕主题,言之成理即可。如:邀请文博方面的专家到校开展讲座;开展研学旅行,到著名的古城参观考察;开展文博知识竞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开始了高铁技术的自主探索,有了一定的技术积累与人才储备.21世纪初,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我国引入来自日本、德国、法国等国四种型号列车,吸收各国技术之长,研发出“和谐号”动车组,促进了我国高铗产业的迅速发展。然而,由于标准不统一,车上的零部件不能互换,每种车都要有备用车停在车站;司机的操作也不同,一换车型就得重新学习。2013年,我国正式启动中国标准动车组项目。2017年6月26日.“纯中国血统”、时速达350公里的“复兴号”在京沪高铁亮相。该动车组实现了牵引、制动、网络控制等系统的全面自主化,构建的技术标准体系涵盖了动车组基础通用、车体、走行装置等10多个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我国商铁发展历程对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二者关系有何启示?

(2)结合材料,从经济学的角度,谈谈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制成功对我国高铁产业发展的意义。

 

查看答案

(题文)科学家们认为暗物质是宇宙结构的基础,但长久以来并未观测到这种神秘的物质。2017年11月,中国探测卫星“悟空”号首次测量到与暗物质相关的电子宇南射线的一处异常波动,这一开创性发现甚至会颠覆人类对基本的物质构成规律的认识。这说明

①实践的需要是人类推进对暗物质研究的根本动力

②对暗物质的认识只有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③实践是检验暗物质相关理论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④暗物质存在与否与人类探测工具的水平密切相关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了“三步走”战略,目前已顺利实现头两步目标;世纪之交党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也即将实现。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上述战略部署的哲学依据是;

①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特征

②事物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③事物的发展最终要通过量变得以实现

④新事物战胜旧事物要经历曲折的过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甘肃省民勤县发动群众种植梭梭治沙,同时在梭梭根部接种中药材肉苁蓉。梭梭长不好,肉苁蓉就无法生长,这就促使林地承包者必须管护好梭梭林。林带建成了,就能很好地防沙治沙;肉苁蓉再卖成钱,又有了经济收入。这一做法的成功之处在于

①铡用自然禀赋发展中药材产业②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生态效益

③建立了事物之间的深层次联系④用对立统一思想指导防沙治沙工作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在中国人的日常用语中,“电脑”比“计算机”运用更广泛,因为“计算机”是外来词而“电 脑”不是。“计算机”与英语的“computer”具有意义和构词上的对应关系,而“电脑”则是我们认识了“computer“后根据“人脑”仿构的本族词。这启示我们

①文化应在交流,借鉴和融合中发展◎文化创新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③文化发展要根植予本民族文化土壤④文化创新要坚持继承与发展统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