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2月16日大年初一,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大型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2月16日大年初一,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首播,节目以“和诗以歌”的艺术形式,邀请经典传唱人用流行音乐演绎经典诗词,力压同天播出的各大一线卫视春晚,占据当晚同时段实时收视第一位置,成为叫好又叫座的文化节目。网上好评如潮!

网评一 诗言志,歌咏言。时代在变,潮流在变,但经典的内涵从未改变。如何让经典流行?这个节目在诗词与音乐之间找到了答案。

孤独了300年的清代大诗人袁枚的《苔》,被乡村教师梁俊和来自贵州山里的孩子们用天籁之声动情演绎,一夜爆红。“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诗词对生命的礼赞也让网友感动。

网评二 一首诗何以唱哭人?因为它依然有着强大的现实意义:普通人可以伟大。

(1)请你从文化生活的角度,阐释网评一中所说的“答案”。

(2)结合你对小诗《苔》的理解,请从价值观的角度,说明普通人何以伟大?

(3)在传承经典诗词的过程中,学校应怎样更好地发挥作用?请你写出两条切实可行的建议。

 

(1)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经典诗词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其内涵经得起时代发展的考验,得以流传至今,能引起人的共鸣。 ②对待优秀传统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文化发展的实质是创新。节目用现代音乐、流行唱法演绎经典诗词,并通过大众传媒来传播,实现了形式创新、传播手段创新,让经典得以流行。 ③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应该发展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大众文化,包括经典的和流行的、传统的和时尚的。经典的诗词通过与流行音乐结合,让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经典的可以流行,传统的也可以时尚。 (2)①苔,虽“白日不到”,“花如米小”,也不甘平庸,尽情绽放。作为普通人,主客观条件往往都不优越,但要不负青春,积极向上,努力实现人生价值,成就伟大。 ②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成就伟大。作为普通人,社会给我们提供的客观条件有限,但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已有条件,并努力创造条件来实现人生价值。 ③要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成就伟大。作为普通人,我们的主观条件也不优越,但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坚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④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成就伟大。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虽然我们平凡,只要我们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尽己所能,也能在平凡的事业中成就伟大。 (若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的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等,可酌情给分,但给分不得超过3分) (3)在传承经典诗词的过程中,学校应怎样更好地发挥作用?请你写出两条切实可行的建议。 示例: ①开展经典晨读或夜读。 ②定期举办诗歌朗诵会。 【解析】(1)本题要求从文化生活的角度,阐释网评一中所说的“答案”。 要认真阅读网评一中的观点,从传统文化的特点、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发展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大众文化等方面,阐释其所说的“答案”。 (2)本题要求结合你对小诗《苔》的理解,请从价值观的角度,说明普通人何以伟大?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是对生命的礼赞,是不甘平庸,积极向上,不负青春的喝彩。可运用价值观的相关知识,从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方面,说明普通人何以向“苔”一样伟大。 (3)本题要求在传承经典诗词的过程中,学校应怎样更好地发挥作用?请你写出两条切实可行的建议。 学校是知识的殿堂,育人的场所,可结合本校的实际,从开展形式多样的传承经典诗词活动等方面,写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修改,是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2017年9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启动宪法修改工作,成立宪法修改小组。

2017年11月至12月,党中央在广泛听取各地区各部门的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宪法修改建议。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政治局会议先后审议修宪建议草案稿。

2018年1月18日召开的中共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1月26日,中共中央将《建议》提交给全国人大常委会。

2018年1月29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2次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的修宪建议,拟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并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3月1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宪法修正案。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本次修宪过程是如何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从而推动经济发展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形态。

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取消流量漫游费,移动网络流量资费年内至少降低30%,此前我国已实施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宽带中国战略等新经济蓝图。

因为数据的注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在发生“蝶变”,通过知识付费分享“最强大脑”,共享知识的兴起,改变了人们学习习惯和模式,缔造百亿级新产业,移动支付“成为行走”的钱包,激活了新零售,便捷了人们生活,工业互联网大范围应用于传统工厂,制造业掀起一场质量效益变革,数字化程度每提高10%,人均GDP增长0.5%至0.62%。到2020年,我国大数据产业市场规模,将由2014年的767亿元增长至8228亿元,年增速达48.5%,以网络化,智能化作为显著特征的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依据材料,概括我国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条件,并说明数字经济为什么能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查看答案

(题文)“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低调朴素,放弃国外300倍高薪,带领团队用22年催生“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这一伟大工程,让中国领先全球20年。201711月,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南仁东的先进事迹,追授他“时代楷模”荣誉称号。科学家南仁东的事迹启示我们,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要(  )

①胸怀祖国、服务人民,将奉献社会作为人生的最大价值  

②立足自身、着眼发展,勇攀世界科技高峰实现人生理想

③放弃名利、忘我工作,在奉献社会中走出自我狭隘天地

④敢为人先、坚毅执着,继承和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81月,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建议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上升为宪法规定。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被写进宪法。这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有

①改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改革上层建筑,使之适应并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就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③创新能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变革

④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经党中央批准,自201811日起由人民解放军担负国旗护卫和礼炮鸣放任务。1982年以来,武警国旗护卫队完成了 25000多次升降旗,零失误。要想成为护旗手,首先要练好站功,腰间插上木质的十字架,头顶砖块,领口别上大头针,一站就是三四个小时。大风天练站稳,烈日下练不眨眼,“一天一个两万五,两年一个新长征”。正是这样多年如一日的科学而又艰苦的训练才成就了零失误的奇迹。这告诉我们

①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要重视量的积累 

②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成就事业,创造奇迹 

③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建立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之上 

④意识能够调节和控制人体生理活动,帮助我们突破生理的局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