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不断涌现的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不断涌现的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从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一种精神、一种品格、一种力量,他们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充分展示了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

  2008年,我国开始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黄大年用最短的时间辞职、卖掉房子和诊所、办好了回国手续。归国七年多来,他担任国家多个技术攻关项目的首席专家,经常工作到凌晨,几乎没有休过寒暑假和节假日,甚至多次累倒在工作岗位上,这种工作状态,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以他带领的团队研制出的我国第一台万米科学钻——“地壳一号”为标志,配备自主研制综合地球物理数据分析一体化的软件系统,使我国的深部探测能力已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局部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国际学界惊叹中国正式进入“深地时代”,黄大年被誉为新时代海归科技报国的楷模,实现了自己“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誓言。

回国之前,黄大年在英国已拥有了优越的科研条件和高效率的研究团队,他的家庭也早已超出了衣食无忧的水平线,他已成为少数跻身英国精英阶层的华人之一,在回答为什么选择回国这一问题时,黄大年朴实而简洁的回答:“我是国家培养出来的,从来没觉得我和祖国分开过,我的归宿在中国。”“我惦记着养育我成长的这片土地。”黄大年被评为2017年感动中国人物。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黄大年的事迹,对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

(2)结合材料,请运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说明应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

(3)某校举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新时代好青年”主题教育活动,请你提出两条活动建议。。

 

(1)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的价值追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②大力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确立报国之志,把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同国家民族前途和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如回答自觉改造主观世界,或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等,可得2分)③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脚踏实地,把对祖国的爱融入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的行动中。④把先进人物的榜样力量转化为亿万群众的实践,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 (2)①整体与部分相互区别又相互影响。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帅部分。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功能及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要求我们要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②要求我们既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又要重视部分,用部分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③国家利益地位高于个人利益,要坚持个人利益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利益。没有国家培养和提供的客观条件,个人利益也无从实现,个人利益的实现有助于推动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国家也要尊重和保护个人合法利益。 (3)答题示例:举行英模人物事迹展览,举行英模人物事迹报告会,采访身边的好人好事,召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等。 【解析】(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黄大年的事迹,对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 要认真阅读材料,要看到黄大年心怀科技报国之志,把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同国家民族前途和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脚踏实地,把对祖国的爱融入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的行动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可运用文化生活知识,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大力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学榜样见行动等方面,说明黄大年的事迹,对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 (2)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说明应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 首先要表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包括相互区别又相互影响。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帅部分。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功能及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等,然后结合材料,从既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又要重视部分,用部分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来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 (3)本题要求就“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新时代好青年”主题教育活动提出两条活动建议。 建议一定要围绕主题,从开展各种形式的学先进活动,联系班级或自身实际提出建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修改,是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2017年9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启动宪法修改工作,成立宪法修改小组。

2017年11月至12月,党中央在广泛听取各地区各部门的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宪法修改建议。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政治局会议先后审议修宪建议草案稿。

2018年1月18日召开的中共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1月26日,中共中央将《建议》提交给全国人大常委会。

2018年1月29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2次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的修宪建议,拟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并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3月1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宪法修正案。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本次修宪过程是如何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从而推动经济发展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形态。

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取消流量漫游费,移动网络流量资费年内至少降低30%,此前我国已实施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宽带中国战略等新经济蓝图。

因为数据的注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在发生“蝶变”,通过知识付费分享“最强大脑”,共享知识的兴起,改变了人们学习习惯和模式,缔造百亿级新产业,移动支付“成为行走”的钱包,激活了新零售,便捷了人们生活,工业互联网大范围应用于传统工厂,制造业掀起一场质量效益变革,数字化程度每提高10%,人均GDP增长0.5%至0.62%。到2020年,我国大数据产业市场规模,将由2014年的767亿元增长至8228亿元,年增速达48.5%,以网络化,智能化作为显著特征的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依据材料,概括我国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条件,并说明数字经济为什么能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查看答案

下面漫画《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蕴含的哲学寓意是。

A. 路途的远近取决于是否有科学理论指导。

B. 主观愿望总是与客观结果相背离。

C. 明确事物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D. 分析形势不能只看主流而忽视支流

 

查看答案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把社会主要矛盾概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变化。

表明真理是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直接现实性。

对我们认识事物的性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指导我们在复杂事物中找到发展的正确方向。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55年来,从一棵松到百万亩林海,从最初的369人毅然上坝到三代人传承不息,塞罕坝人将荒山沙地变成绿水青山,创造了令世界为之惊叹的奇迹,成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这表明。

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要树立正确的生态自然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客观性和社会历史性。

自然环境的变化取决于人们价值判断的改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