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成功步入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成功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但随着人口红利衰减、“中等收入陷阱”风险累积、国际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等一系列内因与外因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正步入“新常态”。

我国经济增速自2010年以来波动下行,持续时间已有5年多,经济运行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态势和特点。其中,供给和需求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突出表现为供给侧对需求侧变化的适应性调整明显滞后。为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针对当前经济“新常态”提出供给倒结构性改革的新战略。

这需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改革的办法矫正供需结构错配和要素配置扭曲,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促进要素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

(1)结合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党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合理性。

(2)运用规律的知识,分析如何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国经济发展出现的供需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要求我们必须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根据当前实际提出的正确理念,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2)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否则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尊重我国经济发展规律,按经济规律办事。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改革的办法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 【解析】本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背景,要求学生运用唯物论知识分析问题,考查学生对唯物论相关原理方法论掌握情况,培育学生政治认同和理性精神核心素养,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设问知识限定明确,材料层次分明,难度不大。 第一问要求学生结合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党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合理性。首先分析设问:知识限定为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属于小切口深分析类型,作答时只需运用这两个原理方法论分析即可。设问要分析党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合理性,应该从两方面考虑:1.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依据是什么;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经济发展带来怎样的变化。然后分析材料:“供给和需求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突出表现为供给侧对需求侧变化的适应性调整明显滞后”,这是当前的经济形势,也是党中央提出改革的现实依据,唯物论依据是: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目前经济存在得到问题,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其哲学依据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最后按照答题思路整理成答案即可。 第二问要求学生运用运用规律的知识,分析如何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首先分析设问:运用规律的知识。关于规律的知识,教材从两个方面呈现:1.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2.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然后分析材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该尊重经济规律,按经济规律办事;改革的过程就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最后整理成答案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乡村振兴需要乡村人来实施,其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强弱、态度的积极与否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效果。“关注三农,感受农村文化”,通过观察发现,看相、算命、别字、看风水在农村大行其道,有些农民生病了也不去医院,而让巫婆神汉来治;一些地区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还大修宙宇、祠堂,有些地区赌博盛行。而农民整体的文化素质不高,农村的文化氛围淡薄,集体的文化活动极少,公共休闲、娱乐、文化设施缺乏,有线电视的普及率也不高。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推进农村先进文化建设提出建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017年10月28日是今年的重阳节,这期间央视综艺频道推出《九九艳阳天——陪着爸妈过重阳》直播节目,呼吁儿女的陪伴、亲情的融合,给践行“孝老爱亲”价值观提供了新思路,让观众深深体会到“陪伴,是最长情的表白”。

(1)结合材料一运用传统文化的知识,谈谈你对“陪着爸妈过重阳”的理解。

材料二  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斤、国务院办公斤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意见》指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垒方位融八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编写中华文化幼儿读物,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创作系列绘本、童谣、儿歌、动画等。修订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等课程教材。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丰富拓屐校园文化,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开设中华文化公开课,抓好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动。

(2)材料二关于《关于实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要重视教育,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重视教育的原因。

(3)写出两条你所了解的国家为实现教育公平采取的举措。

 

查看答案

2017925日下午5时起,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微信启动页面的背景已经变了。新的地球照片变得更加清晰云层更加细致,视角也由非洲大陆上空变成为了我们祖国的上空这张照片是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定量遥感气象卫星风云四号从太空拍摄的最新气象云图。风云四号是目前最牛的地球摄影师。和上一代相比,观测的时间分辨率提高了1倍,空间分辨率提高了6倍,大气温度和湿度观测能力提高了上千倍,整星观测数据量提高了160倍,观测产品数量提高了3倍。材料体现了(   )

①先进认识工具也是人类认识的来源   ②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上升性

③实践是推动对宇宙的认识发展的动力 ④人们能在否定以前认识的过程中接近真理

A. 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无规矩不成方圆,有敬畏才知行止。作为一名公民,要多些主见,少些盲从;多些理性,少些冲动。要从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的角度出发,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对编造、传播网络谣言的行为及时举报,坚决不做网络谣言制造者的帮凶。这是因为谣言违背了 (   )

A. 真理的具体性    B. 真理的多样性    C. 真理的条件性    D. 真理的客观性

 

查看答案

2017922日,中国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在完成空间实验室阶段任务以及后续拓展试验后受控离轨,进入大气层烧毁。天舟一号的使命圆满完成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计划跨入第三步——建成长期载人的大型空间站。从2019年起,中国将先后发射322吨舱段组成空间站。中国空间站的建设进程表明

①科学实验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②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③实践活动受社会历史发展水平制约

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