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暑假期间,某中学高二年级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先观看了八达岭长城纪录片,后准备开展...

暑假期间,某中学高二年级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先观看了八达岭长城纪录片,后准备开展“长城与爱国主义精神”的主题班会。老师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为班会做准备工作。

第一小组在图书室查阅到如下信息:在联合国大厦内,悬挂着中国政府赠送的巨幅长城挂毯。他们了解到之所以将巨幅长城挂毯送给联合国,是因为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长城坚固雄伟、蜿蜒数千里,正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奋斗、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力、凝聚力的精神象征。

第二小组在网上查到如下信息:中国长城是世界著名建筑,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周围的景观正受到过度开发的威胁,影响了长城建筑的完整和完美。

假如你是该班的学生,请你参与完成下列问题:

(1)请结合中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的理解。

(2)加强长城保护有利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你作为青少年应该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1)①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②长城的修建过程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团结勤劳、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等精神,长城的作用则体现了劳动人民爱好和平、刚毅勇敢、维护国家统一等精神,这些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统一的,因此我们说,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2)措施: 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主心骨” 作用. ; 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既要珍惜和爱护我们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借鉴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又要警惕敌对势力对我国的西化和分化图谋。 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的,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⑤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我们青少年应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解析】本题以开展“长城与爱国主义精神”的主题班会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等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1)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设问指向谈谈你对“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的理解,属于分析说明类试题。解答时首先明确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然后分析长城的修建过程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团结勤劳、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等精神;最后得出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的结论。 (2)本题设问指向加强长城保护有利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你作为青少年应该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属于措施类试题,是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识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主心骨”的作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既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又要抵制西方文化中腐朽、落后思想的危害,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 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英雄之所以能携带着永不褪色的风采与情怀,在于他们身上有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从未间断的浩然正气——为了国家统一、人民幸福,不惜舍身成仁、捐躯赴义。这一浩然正气(  )

①彰显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性是鞭策中华儿女风雨同舟的精神支柱

③蕴含着中华各族人民的价值追求为全面深化改革注入了新的时代精神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后,便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在隋唐,外来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形成中华文化儒、释、道并存的格局;至宋后,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使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这一史实表明

①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

③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抗战期间,多少热血青年抛妻弃子,为家国决意赴死!今天,战争早己远去,但战场上留下的一封封家书,却成为历史永远的见证。今天,再次打开这些尘封的家书,依然能读到硝烟和苦难、读到思念和牵挂,更能读到以死殉国的毅然决然。重读这些抗战家书,可以更好地(  )

缅怀抗战英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学习抗战英烈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和坚守

展现传统家书文化,还原历史的真实面目

弘扬以勤劳勇敢为基础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总装成功,这是广大参研单位和人员弘扬航空报国精神,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的结果.航空报国精神(    ) 

①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贯穿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③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④是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神、源远流长,其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以下古语蕴含的思想依次是(   )

①“民,吾同胞;,吾与也”——摘自张载《西铭》

②“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摘自《荀子》

③“,国之宝也,民之所凭也”——摘自《左传》

④“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董仲舒

A. 民本、仁爱、诚信、正义

B. 仁爱、民本、诚信、正义

C. 诚信、民本、正义、仁爱

D. 正义、仁爱、诚信、民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