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疃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这首《...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疃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这首《元日》说明

①民族节日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②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精粹,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④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C 【解析】传统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故①错误;民族文化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故②④符合题意;民族文化的精粹,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是民族精神,故③错误。故本题答案为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是因为文化

①可以全面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②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③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

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201712月,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400余家知名互联网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在“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展示了最新的科技发展趋势及前沿技术,蕴含着无穷的商机。这说明    

①一定的文化可以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   ②经济的发展为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   ④文化对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7月1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公布的《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的特色小镇。 

G市在特色小镇创建工作中,结合《通知》精神,根据本地特色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因地制宜,科学确定培育对象。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依据产业发展确定建设规模,不盲目贪大。注重挖掘当地独具特色的历史人文传统,传承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茶叶文化、陶瓷文化等,通过文化元素的植入、文化设施的建设、文化品牌的打造,增强特色小镇的文化氛围,提升特色小镇的功能和品质。在发展现代科技新兴产业的同时,陶瓷、茶叶这些带有鲜明G市印记、文化底蕴深厚的特色产品、传统产业也随着特色小镇一起发展壮大起来。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使农民开阔了视野,激发了农民的创业热情,推动了互联网民宿建设,为特色小镇,休闲旅游增添了新亮点。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阐释G市在特色小镇创建工作中所采取举措的合理性。 

(2)借鉴G市经验,请你就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提出两条建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赤贫逐步走向小康,家家住上了小洋楼。照理说,富了谁还愿意保留过去的穷酸样?可江西省瑞金市华屋村村民大会决议:一定要保存十余栋破旧老屋,“为后辈留些记忆,为老人留些念想,为村子留下痕迹”。

老屋,不仅仅是个念想,更是一本教科书,不需要长辈们的絮叨,只需要用眼睛和心灵去体会。老屋在,乡愁就不曾远离,初心就不会淡漠。如今,华屋村已经成了当地有名的旅游景点,慕名而来的游客都是从老屋起步,一步步去“丈量”华屋的巨变。

这些年,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展现出来的,几乎都是鳞次栉比的小洋楼、平坦的小马路、漂亮的微景观,恨不得抛掉所有过去的旧东西。然而,新农村建设绝不是大拆大建、抹去乡愁、不留痕迹,更不是千村一面,按建设城市的套路建设新农村。通过我们的双手,让乡村变得更美丽更富裕,而不是把乡村都变成城市,人们才能实现“诗意的栖居”。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观的知识,探究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如何做好的工作。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2015年4月,习近平指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主要内容: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等中华传统美德.把握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把握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借鉴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关系. 

中国书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字,概括起来有三大类型,即表形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汉字则是典型的在表形文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表意文字.象形的造字方法即是把实物画出来.不过画图更趋于简单化、抽象化,成为突出实物特点的一种符号,代表一定的意义,有一定的读音 我们的汉字,从图画、符号到创造、定型,由古文大篆到小篆,由篆而隶、楷、行、草,各种形体逐渐形成.在书写应用汉字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世界各民族文字中独一的、可以独立门类的书法艺术. 

结合材料,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唯物辩证法依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