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网络问政现已成为南京市政府的常规化活动,市民随时可以通过政府网站参与和了解政府活...

网络问政现已成为南京市政府的常规化活动市民随时可以通过政府网站参与和了解政府活动。

寄语新一届南京市委

寄语南京

南京(山、水、城一体)跨江发展,是考验政府能力的课题!

 

书记什么时候能来网络问政与网民沟通一下啊?

 

“十三五”期间,南京如何跨江发展?

 

新一届市委,你们准备好了吗?

 

希望南京问政网越办越好。

给南京发展公共自行车提点建议。

过马路、等公交,你的忍耐极限是多少?

 

国人都怎么了?这么急躁易怒?

 

希望马上取消房产证加名缴交税的做法。

 

对金牛湖街道新农村规划的看法。

 

忠言逆耳利于“行”(行使权力)。

 

 

(1)请你立足公民的政治生活分析南京市通过网络问政于民的必要性。

(2)如果你是南京的一名市民你将如何更好地参与政府网络问政活动?

 

(1)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网络问政是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体现。②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网络问政为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开辟了道路。③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自由,开展网络问政是对公民享有的政治自由的尊重。④网络问政能够广泛集中民智,反映民意,作出正确决策,维护人民利益。 (2)①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遵守宪法和法律。②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自觉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③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政治参与能力,明确政治生活内容,提高政治参与水平。 【解析】试题分析: (1)该题是原因类题目,原理切口较大,着眼于政治生活第一单元的知识,分析南京市网络问政于民的原因。问政于民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根本上讲,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网络问政,公民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说明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网络问政,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2)该题是措施类题目,即公民如何参与政治生活,主要从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要有序的参与政治生活等方面回答。根据材料内容,公民更好地参与网络问政,需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提高自己政治素养和能力,有序参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市2016年创建低碳城市的活动中,广大市民积极参与。

市民甲建议政府将一定区域划定为管制区域,除公交、工程抢险车以及特种车辆外,其他机动车一律禁行,并发展公共自行车系统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补充。

市民乙在当地环保局网站上找不到汽车尾气排放的监控数据,他直接打电话向环保局索要相关的信息,并要求环保局及时公开这些信息。

市民丙在市环保局的政务网上留言说:“我们每个人要用自己的行动对国家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我们付出的每一分努力,都将在不久的将来获得回报,即使在我们离开这个世界之后,也会留下深深的足迹。”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市民甲、乙、丙是如何进行政治参与的。

 

查看答案

在多次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某村村务公开目录》编制出台,它明确了村务公开的内容、方法、时间和形式。村务公开有利于( )

农民依法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使村民自治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农民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确立农民的国家主人翁地位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举报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12309”电话24小时开通,群众可通过固定电话、手机、小灵通等拨打。拨通电话后会有语音提示,举报者按照语音提示操作即可。其中,人工接听服务只限上班时间提供,其他时间群众可选择录音举报或传真举报。这意味着群众可以通过(

A.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B. 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C. 信访制度进行民主监督

D. 舆论监督制度进行民主监督

 

查看答案

(题文)“我是国家的主人,政治与我息息相关”已成为当代中学生的共识。参与政治生活、行使公民权利成为 中学生的普遍行为。下列中学生的活动属于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是

①组织班级时事政治学习讨论会

②在网上对某位官员进行人肉搜索

③利用微博、微信评议政府工作

④参加校学生会组织的文学社活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保障流动人口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县乡人大换届选举中应当予以重视和解决的问题。流动人口在取得原选区选民资格证明后可以在现居住地的选区参加选举。在具体操作中选举机构要采取多种措施为流动人口参加选举创造便利条件。这体现了我国公民  (  )

A. 平等地享有权利    B. 平等地履行义务

C. 平等地适用法律    D. 要树立义务意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