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形势给中国内政外交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对外主动争取,积极作为。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秉持“亲、诚、惠、容”四字周边外交新理念,中国领导人频繁访问周边国家,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性、跨区域的新构想: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孟中印缅经济走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习近平主席指出,远亲不如近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对于存在的分歧和争端,我们在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前提下,致力于通过对话协商和平解决。
材料二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整体布局全面展开,从提出亚洲安全观、亚太梦到设立亚投行和丝路发展基金、发展中澳中韩自贸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秉持构建命运共同体的精神理念,强调共商、共建、共享的平等互利方式,为亚洲和区域经济顶住下行压力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中国机遇”,为解决全球热点问题发挥了中国作用,担当了大国责任。
(1)结合材料,运用有关“国家利益”的知识,分析我国周边外交工作思路的正确性。
(2)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在处理国际关系中如何更好地承担大国责任。
(题文)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最鲜明的特征是科学发展、自主发展、开放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这说明
①国家间的利益关系正在从冲突对立走向趋同一致
②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
③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是推动和平发展的根本途径
④我国始终不渝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60年来,中国、印度和缅甸三国领导人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长盛不衰,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为它
①顺应了各国人民要求和平、发展和公正的基本愿望
②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
③符合世界各国的根本利益,有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
④为判断重大国际问题是非曲直提供了唯一标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16年11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秘鲁国会发表题为《同舟共济、扬帆远航,共创中拉关系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演讲时他引用了唐朝诗人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中的一句“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来表明中拉关系的亲密不因地理上的距离而疏远。将推动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实现更高水平发展,铸就携手共进的中拉命运共同体。这说明( )
①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
②我国在平等互利基础上深化同拉美等国的关系
③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
④中拉共同建立战略同盟关系,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誓就职后,基于“美国优先”的外交政策,在经贸协定上,特朗普政府表示美国将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PP),并准备好在必要情况下,退出与墨西哥和加拿大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认为这些协定导致美国贸易赤字高企,制造业基础遭到破坏。特朗普政府的经贸政策表明( )
①美国以维护国家利益作为对外活动的出发点 ②国际经济竞争将会加剧
③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将削弱 ④霸权主义威胁世界秩序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在我国300多万平方千米的“蓝色国土”上,有一支“蓝色”的队伍一直在默默守候着她。中国海监,就是这样一支履行这一神圣使命的海上综合执法队伍。中国海监的巡航体现了( )
A. 我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
B. 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
C.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D. 我国坚决捍卫主权和领土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