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的理论探索,取得了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并对我国各方面建设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说明,全国人民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要性。

(2)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变为现实。当前,学校部都在开展十九大精神进校园、进课堂活动,广大青年学子希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自己的学习和成长。从认识论的角度谈谈,你打算怎样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想观点。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③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助于更好地参与政治生活,更好地识别文化霸权主义对我们的文化渗透,即以实现西化、分化我国的政治图谋,赢得意识形态斗争的胜利。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有助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2)【答案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我要紧密结合我们生活的变化来领会我国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从而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 【答案二】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人是实践的主体。我要结合自己的思想实际,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学习它的立场观点,提高自己思想境界、认识水平,把自己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接班人。 【解析】本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的含义、实践的特征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1)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要性,考生可从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能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助于更好地参与政治生活;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有助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力等角度进行说明。 (2)回答本题,考生可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我要紧密结合我们生活的变化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人是实践的主体。我们要结合自己的思想实际,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等角度进行说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有一些问题和挑战依然不容忽视。比如,如何用马克思主义有效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如何在市场经济这把“双刃剑”面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厚德”载起市场经济之“物”;如何抵制对我“西化”“分化”的图谋,维护好意识形态安全;等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意识形态决定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我们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众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我们要加强理论武装,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

请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党为什么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查看答案

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2017118日至10日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两国领导人就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与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习近平指出,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经济互补性远大于竞争性,中美拓展经贸合作的前景是广阔的,中美经贸合作的空间是巨大的。中美两国元首会晤取得了一系列经贸成果,两国企业家共签署34项合作协议和意向,金额达2535亿美元,既创下了中美经贸合作史上的纪录,又刷新了世界经贸合作史上的新纪录。按照世界银行2016年的统计,这相当于智利、芬兰等国一年的GDP。面对美国18万亿美元的经济总量来说,它的占比也达到1.4%。下列解读合理的是

①中美经济的互补性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中美经济的竞争性体现了矛盾的斗争性

②中美经济的互补性是主要矛盾,中美经济的竞争性是次要矛盾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美经济的竞争性有望转化为互补性

④中美经济既竞争又互补,能够推动中美经济关系向前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71110-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赴越南岘港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越南、老挝进行国事访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7111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越南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讲话指出,我们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推动建设亚太自由贸易区,帮助发展中成员更多地从国际贸易和投资中受益,要积极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习近平的讲话不时被听众热烈的掌声打断。这表明

①我国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周边国家团结合作

②我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中国的国际领导力受到国际社会的进一步认可

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2.“中国人民不仅希望自己过得好,也希望各国人民过得好。”在20171110日出席APEC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时,习近平说,“让所有贫困人口脱贫,是中国政府对人民作出的承诺,也是我牵挂最多、花精力最多的一件事情。”当习近平讲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3亿多中国人,一个都不能少”这句铿锵有力的话语时,引起全场长时间热烈掌声。韩国总统文在寅说:“习近平主席让我感受到真正为人民着想的情怀。”习近平浓浓的人民情怀表明了

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只要为群众着想,就能取得事业的成功

③我们党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

④我们党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党的十九大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自党成立以来,这个初心和使命一直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动力。这表明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全体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②我国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

③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④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2.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再望奋斗历程,重温入党诗词。习总书记指出,红船精神,就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奋斗史告诉我们,无论过去还是未来,“红船精神”都永不过时,仍将是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动力。习总书记的论述蕴含的价值观道理是

①理想信念作为价值观的核心和灵魂,引领着社会的发展

②理想信念决定价值判断的合理性和价值选择的正确性

③我们党的理想信念是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④我们党的理想信念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曾几何时,“日本制造”是高品质的代名词,可随着一系列造假事件发酵,昔日的光环已遭侵蚀。据此回答题。

1.新浪网2017119日报道,日本汽车巨头日产公司召回了120万辆汽车,因为旗下5家工厂的组装线质检员没有相应资格,不合格产品没能检测出来。日本第三大钢铁企业神户制钢篡改部分铝、铜制品出厂数据,冒充达标产品出售的行为持续了十余年之久,其产品直接波及了500家企业,遍布汽车、飞机、高铁、潜艇等。日本屡现汽车安全气囊不达标、油耗测评造假、污染检测造假等问题。19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后,进入了数十年的经济萧条期,太多企业为了生存逐渐放弃了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不再对造假、残次品零容忍。这说明

①一个民族一旦失去了精神价值的支撑,就会偏离正确的发展方向

②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③当代国际社会,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④只有优秀文化才能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20171018日,欧盟联盟航空安全局发布声明,决定“封杀”陷入重大造假丑闻的日本神户制钢,建议相关企业暂停使用这家公司的产品。美国司法部门也“盯上”日本神户制钢,要求神户制钢提交对美销售产品的种类、数量等相关资料,若发现神户制钢存在恶意欺骗行为,美国司法部将对其启动正式搜查,神户制钢可能面临高额罚金。这表明

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②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商品的价值

③“商品——货币”的惊险“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

④日本企业普遍缺乏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3.如此多的日本企业集中曝出篡改、造假、隐瞒、谎报等重大丑闻,无疑显示了日本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危机。从财富世界500强的榜单对比上看,日企正在整体“沉沦”。1996年,世界500强榜单上的日本企业多达99家,与美国不相上下;2006年,上榜日企已减少至70家;2016年,仅剩52家。对比二十年前,日企上榜数量锐减了近与一半。日本企业的造假行为给企业的警示有

①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企业必须确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发扬工匠精神

②坚持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敢于创新,才能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

③坚守正确的价值观、义利观,诚信经营,企业才能顺利发展

④规律是客观的,不可抗拒的,政府必须按经济规律规范市场秩序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