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材料一: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逐渐减弱,但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中“二十四节气”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该遗产项目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彩显着中国人对宇宙和自然界认知的独特性及其实践活动的丰富性,申报“二十四节气”为世界文化遗产是最为正确的选择。

材料二:“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作为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申报“二十四节气”为世界文化遗产是最为正确的选择的理解。

(2)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分析“二十四节气”被国际气象界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的理由。

 

(1)①“二十四节气”是中华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申遗不仅对研究中华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②“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申遗对于维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③文化影响人,优秀文化塑造人,“二十四节气”深刻影响着我们的实践活动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推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积极作用; 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相匹配,挖掘“二十四节气”丰富文化资源,对于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2)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二十四节气”是基于中国农业社会的客观实际探索而形成的。 ②意识具有能动性,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发展。“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对推动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起到了积极的指导意义。 ③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二十四节气”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为全国所采用,其完备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造福人民。 【解析】(1)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知识,要求考生分析说明我国“二十四节气”申报为文化遗产的意义,属于意义类题型,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据此考生可直接联想到文化遗产的意义。 “二十四节气”属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申报文化遗产是发展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有利于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增强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二十四节气” 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说明优秀文化影响人,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说明我国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利于挖掘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2)本题考查哲学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运用辩证唯物论有关知识,在综合分析材料基础上,分析“二十四节气”被国际气象界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的的原因,属于原因类题目。首先审设问,审问指向从哲学角度理解“二十四节气”的重要性,可以从意义和作用角度作答;第二步,带着问题研读材料,材料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三个层次至少回答三点答案。第三步,根据材料联系所学哲学知识。“二十四节气”根据黄河流域的气候和自然条件,为指导农业生产观察得出的,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二十四节气”指导生产活动,推动了传统历法和相关实践活动发展,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体现了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人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尊重客观规律。第四步,组织答案,注意作答顺序可以按材料出现顺序,也可以按照所学知识顺序来写出来。 名称 原理 方法论 反对错误倾向 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 反对各种形式的主观主义 意识能动作用原理 意识能够指导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能够指导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 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 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也是根本不存在的。 既要承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又要用运动、变化的眼光看问题 既要反对离开图纸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 运动是无条件、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既要用运动、变化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既要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不变论,又要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要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1.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2.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产能过剩一直是近年来中国产业发展的“痼疾”。今年以来,在我国工业经济领域多个行业中,持续蔓延且加深的产能过剩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之“殇”。2015年,《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发布,将改革重点锁定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五大严重产能过剩的“路线图”。推进供给侧改革,有效化解产能过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转变结构调整的工作重点,也是中国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寻找增长新动力的又一重大举措。

材料二: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什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2015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强调,中国扶贫攻坚工作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增加扶贫投入,出台优惠政策措施,坚持中国制度优势,注重六个精准,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抵保政策兜底一批,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中有关的知识,说明应如何有效化解过剩产能。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何精准扶贫如期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查看答案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正在平稳推进。多位专家表示,这项改革不仅有公平效应,也会有利于市场效率的提高。材料所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有

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社会性质的变化 

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豆和西红柿根本不是一个世界的,但它们走到了一起。因为土豆变成了薯条,西红柿变成了番茄酱,它俩变成了绝配。感情亦是如此,没有天生就合适的两个人,只有两颗彼此包容和理解的心懂得欣赏与珍惜,才能看得到长久!这段生活感悟告诉我们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

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②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各有其特点

③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依存和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④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个时候需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不断把改革推向前进。我国不断推进改革、深化改革的哲学依据是(  )

改革是解决我国对抗性矛盾的主要途径

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合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规律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通过矛盾的不断解决来实现的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查看答案

习近平总书记在就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战略重点是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衣领子牛鼻子。抓准、抓住、抓好战略重点,是保证十三五"发展开好头、起好步的关键,是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获得全胜的关键。下列选项与材料体现的哲理相同或相似的是(  

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

纲举目张

日月不同光,昼夜各有宜

好钢用在刀刃上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