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小康不小康,关鍵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农...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小康不小康,关鍵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20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就十分重视“三农问题”,2005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0多年来,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农村面貌得到很大改善,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但是新农村建设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走过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县城,走过一县又一县,县县像农村”。为此,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某市实施以“富裕、满意、文明、美丽、和谐”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幸福乡村建设,将农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并融入乡村故事,村歌音乐等文化基因,充分发挥农业的经济、生态、 社会和文化功能,使传统农业经济转型为绿色循环经济,提升了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1)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的振兴。请根据文化作用有关知识说明振兴乡村文化的依据。

(2)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分析我国农村发展现状以及如何解决“农村像县城”的问题。

(3)请从文化角度提两条振兴乡村文化的建议。

 

(1)依据:①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振兴乡村文化可以为农村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②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发展,振兴乡村文化可以培育新型农民以及乡村振兴的各类人才。③振兴乡村文化能够更好地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分析现状①矛盾有主次方面之分,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既要看到新农村建设取得得的成就,更要看到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②矛盾具有普遍性,只有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才能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分析现状共5分,第一点3分,第二点2分) 解决问题:①办事情要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必须深刻认识到扶贫攻坚,实现农村小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②坚持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乡村振兴必须依靠农民,不断壮大乡村内在活力。③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乡村振兴切忌简单模仿城市,坚持一村一策,充分发挥农村、农业的多重功能。 (3)建议:①以典型传统村落为载体,传承和发展优秀乡村文化。②开展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建设农村公益文化基础设施,发展乡村文化事业。③培养一批下得去、留得住的乡村文化人才,讲好乡村故事。 【解析】本题以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为背景材料,分别从文化生活、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本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一般。 (1)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的振兴。本题请考生根据文化作用有关知识说明振兴乡村文化的依据,本题的知识范围是文化作用有关知识,问题指向是说明振兴乡村文化的依据,属于依据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文化的力量、优秀文化塑造人生等方面来分析说明。 (2)本题要求考生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分析我国农村发展现状以及如何解决“农村像县城”的问题,本题的知识范围是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问题指向是分析我国农村发展现状以及如何解决“农村像县城”的问题,本题有两问:一是分析我国农村发展现状,考生可结合材料从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等方面来分析。二是分析如何解决“农村像县城”的问题,属于措施类主观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办事情要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坚持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角度来分析说明。 (3)本题请考生从文化角度提两条振兴乡村文化的建议,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考生只要文化角度围绕振兴乡村文化这一主题,提出两条建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早在秦汉时期,我国就形成了古代监察制度,在维护封建统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一项事关全党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

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决定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国各地推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11月初,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在全国推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决定》要求各省、市、自治区及所辖市、县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行使监察职权。监察委员会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和上一级监察委员会负责,并接受监督。同时,监察委员会和本级党的纪律检査委员会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目前,全国省市县三级人员转隶和建立相关规章制度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运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并说明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的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水利风景区、旅游景区等遗产地管理体系,生态保护水平不断提升。

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88年。长期以来,该自然保护区局部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一是违法违规开发矿产资源,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二是违法建设、违规运行水电设施,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三是周边企业偷偷排放问题突出,造成河道水环境污染。

国家有关部门多次要求对该自然保护区问题进行整改,但效果不佳。

2013年,我国提出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国土空间的开发保护,建立国家公园,十九大提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体系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为此,我国出台了《建立国家公园体系方案》。

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结合材料分析某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原因,并说明如何才能建设好国家公园。

 

查看答案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为此,育年一代应该具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本领和担当。这要求青年一代(    )

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②树立群众观点,坚持走群众路线

③树立崇高理想,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④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坚持理论自信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人工智能正在向我们走来,自动驾驶、智能语言、智慧城市已经或正在成为我们生活的—部分。我国为了抢占人工智能的制高点,20177月,国务院制定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11月,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全面启动实施。材料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是(    )

①生产力是社会发展决定力量                 ②上层建筑能够影响经济基础

③正确价值观能促进社会进步                 ④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201710月,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举行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我国代表团取得了金牌数、奖牌分和团体总分第一的最好成绩。同时,中国选手摘取了大赛唯一的阿尔伯特·维达尔奖,实现该奖项零的突破。这启示我们(    )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勇攀科学技术高峰         ②重视正确意识的作用,弘扬工匠精神

③重视生产实践,坚持实践第一             ④善于解决矛盾,增长知识才干

A. ①④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