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6年1月,李克强总理在太原主持召开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工...

2016年1月,李克强总理在太原主持召开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工作座谈会时指出,化解过剩产能要加大财税支持,中央设立专项资金,对地方和企业筹集的化解过剩产能资金进行补助,主要用于人员安置,支持力度与去产能规模挂钩。这里的中央专项资金:

①发挥着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平稳运行的作用

②是国家财政支出的一部分,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

③作为国家行政管理支出,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④有强制性和固定性特征,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力杆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A 【解析】专项资金,对地方和企业筹集的化解过剩产能资金进行补助,主要用于人员安置,支持力度与去产能规模挂钩,说明专项资金属于财政经济建设支出,有利于促进去产能,从而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发展,因此①②正确;这属于经济建设支出而不是行政管理支出,③错误;税收才具有强制性与固定性特征,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蓝天白云是人们对美丽中国最朴素的理解,治理大气污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生存环境问题,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治理大气污染,政府可以

A. 运用法律手段--增加排污费的征收力度

B.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加物质资源消耗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

C. 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治理重点区域的大气污染

D. 运用经济手段--增加对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性信贷支持

 

查看答案

前些年,农民张某从本村承包了20亩土地搞大棚种植,收入颇丰,国家土地流转政策落实后,张某将这20亩地转包给了李某,每年从李某处获得转包金。对农民张某的收入可这样认识

①前者属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后者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②前者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后者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

③前者属于按劳分配,后者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④前者属于劳动性收入,后者属于财产性收入。

A. ③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②

 

查看答案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进一步完善药品采购机制,发挥医保控费作用,药品实际交易价格主要由市场竞争形成。推行这一改革有利于(  

①减轻群众用药负担,促进药品消费的增长,扩大内需

②充分发挥价格机制的作用,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③促进药品价格保持合理水平,缓解群众看病贵的难题

④药品市场的良性发展,建立政府主导下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当前上班族生活、工作压力大,亚健康、失眠、易怒、暴饮暴食、注意力记忆力下降等问题非常普遍。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有效的情绪管理,会对家庭生活、工作和社交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

日前,国家卫计委首度推出“5125”健康生活理念。即建议市民每天给自己留5分钟发呆时间;每天运动1小时、掌握1项运动技巧和加入1个运动社群;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摄入25种以上食物,做到膳食多样化。“5125”的谐音“我要爱我”,方便记忆。这一理念强调公众应当关注“身”、“心”两方面的健康,从而营造快乐、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请从“探索世界”角度分析“5125”健康生活理念的合理性。

 

查看答案

20161月,习近平来到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考察,强调五大发展理念,“创新”摆在第一位,一定要牢牢把创新抓在手里,把创新搞上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1993年创立以来,始终坚守在产业发展第一线。到2015年,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全球业内专利申请量、产品首发覆盖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占有率、高性能超大尺寸产品市场占有率、毛利率五个“世界第一”。2016年11月,全球最高世代线——第10.5代TFT—LCD生产线封顶,预计2018年量产,届时京东方将在液晶显示领域跃居全球第一。

走创新之路是京东方取胜的法宝。京东方推动企业制度创新,让工者有其股,改革决策体制,构建健康高效的企业创新生态;加强员工培训,开展创新产品展览,设置创新贡献奖,激发企业创新活力;面向社会开放创客中心,通过搭建平台,鼓励大众创新,培育勇于探索不怕失败的心态、文化和精神。当整个社会都认为创新部难时,创新的灵感和火花就会此起彼伏,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新点子、新技术。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旦形成这样的创新文化和社会氛围,将是无价之宝。京东方坚持创新不仅极大地改变了全球液晶显示产业格局,还持续推动了行业供侧提升,成为创新推动供给侧改革的样板企业。

(1)结合材料,运用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的知识,说明创新对京东方发展的作用。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如何形成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

(3)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作为青年学生,就如何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写出两点做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