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随着电视剧《琅琊榜》的热播,苏鲁皖三地为争抢“琅琊”的所有权而大展拳脚,安徽滁州...

随着电视剧《琅琊榜》的热播,苏鲁皖三地为争抢琅琊的所有权而大展拳脚,安徽滁州更是将自家琅琊山顶上的会峰阁改名琅琊阁。你如果反对这种现象,你的理由是(  )

提升地方的文化底蕴和知名度,促进旅游发展 扩大文化的传播,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忽视了自身文化遗产的真正价值,显示文化浮躁心理 文化市场具有自发性,争夺地名实质是争抢经济利益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D 【解析】题目中,因随着《琅琊榜》的热播,安徽滁州更是将自家琅琊山顶上的“会峰阁”改名“琅琊阁”,该做法忽视了自身文化遗产的价值,显示文化浮躁心理,文化市场具有自发性,争夺地名是争抢经济利益;故③④入选。①②选项不是反对的理由。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2月18日,央视一档原创大型文化情感类新节目《朗读者》开播,节目一播出便引来好评如潮。

《朗读者》通过朗读嘉宾分享各自动人的真实情感,展现真实的人生故事,用精美的文字,平实的情感读出了文字背后的价值,带给观众文学、文字以外的享受及思考;通过以个人成长、情感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让观众也参与到朗读者个人情感体验的完整构建过程,实现了“共情”;通过创新形式把知识融入其中,用轻松的外在形式承载深沉的内在担当,给观众思想的启迪和心灵的触动,绽放着生命之美、文学之美和情感之美。

《朗读者》节目通过“文化+综艺”等方式创新文化节目的形态,升华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深受观众喜爱,成为综艺节目的一股清流。它既“有意义”,承载着引导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重任,又“有意思”,融思想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把自带“高冷范儿”的文化类节目,真正做到了“高而不冷”。

(1)《朗读者》节目能够给观众思想的启迪和心灵的触动,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分析。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朗读者》节目如何做到“高而不冷”。

(3)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请就开展校园朗读活动提出两条建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

走过6年立法之路、历经两次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于2016年12月2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获表决通过,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为保障《环境保护税法》顺利实施,2017年12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并与《环境保护税法》同步施行。《实施条例》在《环境保护税法》的框架内,重点对征税对象、计税依据、税收减免以及税收征管的有关规定作了细化,对税务机关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协作机制等做了明确规定,以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护税征收工作的实际需要。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法治政府应怎样规范权力的行使?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A市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提出以下具体措施:完善“三权”分配改革,保持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转让;发展现代产业,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为引领,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等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化配置机制,推动要素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大流动、大整合。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A市措施对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查看答案

2017419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廖俊波同志任职期间,牢记党的嘱托,尽心尽责,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扑下身子、苦干实干,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无愧于“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称号。廖俊波事迹启示我们,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要

①立足基层,服务人民,将奉献社会作为人生的价值选择

②不忘初心,着眼发展,充分尊重人民群众创造者的地位

③敢为人先,刻苦攻坚,冲破一切条件束缚实现人生理想

④放弃名利,忘我工作,在社会服务中走出自我狭隘天地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影响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主要因素。据此,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论断。这说明

A.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促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改革上层建筑

B. 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非对抗性矛盾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

C.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主要矛盾论断的变化改变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

D.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我国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是调整主要矛盾表述的依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