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7年9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20179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自2017101日起施行。《国歌法》对国歌奏唱的场合、不得奏唱国歌的场合,以及奏唱国歌时的礼仪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为了维护国歌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国歌法》规定:在公共场合,故意篡改国歌歌词、曲谱,以歪曲、贬损方式奏唱国歌,或者以其他方式侮辱国歌的,由公安机关处以警告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请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全国人大常委会为《国歌》立法的依据。

(2)请概述为《国歌》立法的文化意义。

 

(1)①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国歌法》,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②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代行其部分职权。审议通过《国歌法》,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为维护国歌提供法律保障。③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国歌法》的相关规定,要求我们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在享有奏唱国歌权利的同时,必须自觉履行维护国歌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义务。 (2)①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②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制度自信,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增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推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解析】(1)本题要求请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全国人大常委会为《国歌》立法的依据。 全国人大常委会为《国歌》立法,可从我国的国家性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地位和职权、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等方面说明立法依据。注意抓住几层主要意思,一是法律体现人民意志和利益,二是立法有利于为维护国歌提供法律保障,三是公民有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歌尊严的义务。 (2)请概述为《国歌》立法的文化意义。 为《国歌》立法,从文化意义上讲,有利于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制度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推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    高端产品和低端产品都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般来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低端产品的市场将逐渐萎缩。

(1)如图中正确反映收入与低端产品需求量变化关系的曲线是____,请说明判断理由。

材料二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2)结合材料,说明上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系列措施所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

 

查看答案

塞罕坝从清代同治年间开围放垦,致使千里松林几乎荡然无存,以致“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55年来,几代塞罕坝人听从党的召唤,艰苦创业,从一棵树到百万亩林海,构筑了重要的华北绿色屏障、京津冀生态支撑区。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①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作出价值选择   ②需要深刻认识和把握生态自然观

③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的各种价值观念   ④要发挥人民群众历史主体的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61018日,中国经济信息社发布的<2014-2015中国智慧城市发展年度报告》显示,江 苏多地被树为智慧银城市建设的典型。树立典型的做法体现了

A.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B. 矛盾的普遍性是区分不同事物的依据

C. 矛盾的特殊性寓于矛盾的普遍性之中    D. 承认矛盾特殊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查看答案

2017420日,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成功发射。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空间实验室阶段的收官之作,为第三步”——空间站阶段奠定了坚实基础。这表明

A.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B. 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C. 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D. 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查看答案

2017年习主席在贺词中提到“新故相推,曰升不滞”。下列古语与这句话体现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①千钧之力,聚于涓埃

②荣枯相代而弥新

③中流击水,奋楫者进

④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