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蒙古族黑车白帐,逐水草而居;献哈达是藏族最庄重的待客礼仪;回族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

蒙古族黑车白帐,逐水草而居;献哈达是藏族最庄重的待客礼仪;回族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苗族服饰反映出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壮族刚劲豪放的舞蹈体现了其民族性格。这表现出文化(    )

①文化现象无时不有           ② 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具有多样性,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生活      ④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D 【解析】本题考查体味文化。本题材料表现出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生活,也表明文化现象无处不在,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①④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环顾我们身边的生活,各种文化活动目不暇接,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A. 20172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美国

B. 20174月,韩美再举行联合军演,规模创新高

C. 2017年江苏省财政厅拨款2.6亿元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D. 2017421日,扬州举行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项针对20国青年的调查显示,高铁、网购、支付宝、共享单车成为在华外国人心目中的中国“新四大发明”。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比起来,高铁与网购或许有舶采品的嫌疑,但它们能用较少的时间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开花、硕果累累,并且还后来居上成为如今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靓丽名片,值得我们思考。一切创新与创造,都必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百姓,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增强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获得感。影响乃至改变他人,必须立足于本国国情,做好自己的事情、强大自己的国家、增强对自我文化的认同,保持自我的特色和本色,才是一切文明与发明创造的源头活水和不竭动力。

以高铁为例,越来越密织的高速铁路网,来往穿梭的高速动车组,带来和改变的不仅是出行的便捷与体验的升级,更重要的是纵横交错的快速大通道,重塑着局域、城际乃至国家的版图结构。千百年来因地理阻隔而形成的人员对自我属地化身份的认同,正日益变得模糊起来。取而代之的则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融合加速的推进,各地资源的优势互补,发展空间的进一步释放与共享;特别是对于众多通勤一族来说,一小时、半小时生活工作交通图的形成,正在缓解和政变很多人为了梦想在一二线中心城市拼搏努力的现状。

(1)中国“新四大发明”如今成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靓丽名片。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阐释其成功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说明高铁是如何促进社会的发展的。

(3)请你就如何向外国友人宣传中国的形象提两条建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山西省长治县政府积极响应国务院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号召,加快步伐与市区同城对接,加速推进城乡融合。

长治县政府大胆创新,强势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型城镇特色化建设。加强城乡规划发展,以精品县城建设为核心,以萌城次中心镇、信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两翼,吸引产业、商贸、文化、人口等城市要素集中,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合理布局教育、医疗、文化、社保等基础公共服务配置;大力推进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深入推进执法体制改革,组建综合执法队伍,实现行政处罚职能的集中行使。

长治县政府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的做法取得显著成效,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长治县政府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原因,并说明长治县政府为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哪些经验。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9月2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要引导企业家爱国敬业、遵纪守法~、创业创新、服务社会,调动广大企业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企业家作用,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结合材料,说明国务院发布《意见》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并分析该《意见》的经济意义。

 

查看答案

家庭出身等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路径。然而在价值多元化、传播渠道扁平化的今天,“贵子”的含义已经发生了变化,由网络构成的强大朋友圈,也时常能为寒门青年走向成功提供强大的社会支持力量。这印证了

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全面提升自己的才能

②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顽强拼搏的精神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