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7年9月3日至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7年9月3日至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福建厦门举行,主题是:“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金砖合作已经步入第二个“黄金十年”。中国在金砖国家的合作中,始终坚持凡事大家商量着来,保持开放、透明,追求互利、共赢,不针对第三方,也不与任何人对抗的原则。此次金转峰会,中国提出 “金砖+”合作模式,打造开放多元的发展伙伴网络,让更多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参与到团结合作、互利共赢的事业中来,尽显中华之大气与开放。此次金砖峰会中,中国创造性地举办了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提到了“一带一路”建设合作愿景,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高度契合,相互对接,是开放包容理念的延续。

材料二:“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这些耳熟能详的词汇,随着中国自身发展和对全球治理贡献的增多,被陆续写进联合国决议文件,成为彰显东方智慧的联合国官方词汇,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共商、共建、共享”是中国提出的“—带一路”倡议的合作指导原则,旨在尊重个性发展,同时寻求共同利益,实现互利共赢,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世界共同发展。在“联合国系统在全球治理中的核心作用”议题下,第71届联大通过“联合国与全球经济治理”决议,要求“各方本着‘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改善全球经济治理,本着合作共赢精神,继续发挥核心作用,寻求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共同之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华文化特点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是如何在此次峰会上展现开放包容理念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的观点,揭示共商、共建、共享蕴含的哲学智慧。

 

(1)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厦门峰会上,中国既展示了大国风范,打开开放之门欢迎各国的到来,又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特色,在继承“金砖十年”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了“金砖+”理念。 ②中华文化有它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中国坚持开放、包容,打造多元的发展伙伴网络,又与联合国理念对接,表明中国能与其他文化和睦相处,又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文化。 ③中华文化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中国在金砖国家的合作中,坚持一律平等、百花齐放,推动各国共同发展。 (2) 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共商、共建、共享”既尊重个性发展又寻求共同利益,体现了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共商、共建、共享”既尊重个性发展又寻求共同利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 【解析】本题以金砖国家第九次峰会为背景,组织两个设问,检测学生对不同模块知识的掌握,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第一问要求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华文化特点”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是如何在此次峰会上展现“开放包容”理念的。属于小切口深分析类主观题。中华文化的特点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容性、民族性。所以用这四个特点展开分析即可。 第二问要求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的观点,揭示“共商、共建、共享”蕴含的哲学智慧。矛盾的观点包含的知识较多,需要结合材料和设问取舍。“共商、共建、共享”体现了既尊重个性,又寻求共同利益,体现了对立统一关系;同时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用这两个哲学道理展开分析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目前,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居于全球第一梯队,有望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弯道超车。然而,发展短板也不容忽视:基础理论、核心算法、关键设备、高端芯片等有求于人;人才储备和人才质量尚存差距;科研机构和产业生态也并未成熟。要想抵达“一览众山小”的境界,就必须正视这些不足。这给我们的哲学方法论启示是

①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④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71111日,经党中央批准的全国推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在太原召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先由北京、山西、浙江等地试点总结经验加以完善,然后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在各地推开。下列做法与此体现相同哲学道理的是

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③“解剖麻雀” “抓好典型”      ④“工作要做到点子上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随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中美双方在亚洲地缘政治上的战略冲突更为明显,但水乳交融的经济关系、休戚与共的共同利益,使危机管控成为中美双方的共识。这主要体现了(     )

在双方的对立中把握统一
斗争性为同一性所制约 

矛盾的斗争性向矛盾的同一性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相对的,同一性是绝对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201711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在全国各地推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涉及政治权力、政治关系的重大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先试哪一招、后走哪一步,都得提前谋划、整体部署,把握时机、把好节奏。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看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说明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②要重视量的积累,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③要重视关键部分,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发展

④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7630,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欢迎晚宴时发表讲话指出:前进道路并不平坦,我们要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心,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的恒心,推动“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取得更大成就。下列诗句与材料中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体现哲理相一致的是

A.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B. 千里不辞行路远,时光早晚到天涯

C. 历尽天华称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D.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