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容却是一种 模糊的惆怅,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老去。” 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下列诗句与之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是
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②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③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如何才能打开思想之门?梁启超告诫人们,“勿为古人之奴隶。”就是不要迷信古人、前人。他说:“非古人之法言不敢道,非古人之法行不敢行,此奴隶根性之言也,夫古人自古人,我自我……以古人之脑筋为脑筋,不过一有机无灵之土木偶。”这启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做法是( )
A. 要摒弃,因为传统文化是包袱,严重束缚人的思想和行为
B. 要继承,因为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C. 对传统文化要“心存敬畏”,发扬和光大
D. 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分析”,批判的吸收
.梁启超高度重视思想的力量。他指出:“思想者事实之母也。欲建造何等之事实,必先养成何等之思想。”“凡一国之进步必以学术思想为之母”。 该观点的合理性在于肯定了( )
①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 文化的力量可以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直接转换为物质力量
③ 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④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步决定于思想文化的繁荣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韩愈在《师说》中讲到:“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可见人们的文化素养()
A. 只能在学校教育中形成
B. 最重要的是在家庭教育中培养
C. 可以是天生的
D. 可以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来培养
里仁街是北京的老街之一,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其街名源于《论语·里仁》篇“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意思是: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最美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明智呢?下列关于里仁街名的讨论中,正确的是 ( )
A. 地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活动的物质载体
B. 里仁街名的由来,是传统习俗世代相传的见证
C. “里仁为美”的道德追求,更适合古人所处的时代
D. 街名中蕴含的道德情怀,对今人的价值观念仍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典故、名言、成语都反映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下列对应不正确的是 ( )
A. 土尔扈特东归——团结统一
B. 精卫填海——自强不息
C. 威武不能屈——爱好和平
D. 天道酬勤——勤劳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