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续诗品•尚识》中有云:“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鹄:箭靶的中心)。”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这一诗句,激励当代广大青年
①通过优秀文化塑造精彩人生 ②积极主动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
③做中华文化传播的使者 ④续写中华文化新辉煌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梁启超说:“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至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这告诉我们
A. 文化决定了一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地位
B. 传统文化都要继承下来并能加以发扬光大
C.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
D. 文化的不同源于道德法律风俗习惯的不同
明代于谦曾写诗《观书》,“书卷多情似故人,展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当今也有人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史。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主要表
①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是书籍具有的特有功能
②阅读优秀文化作品提高人的文化素养,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积极参加阅读活动有利于塑造和培养健全人格
④读书能够促进精神力量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英国著名建筑师威廉·查布斯说:“中国人设计园林的艺术确实是无与伦比的。欧洲人在艺术方面无法和东方灿烂的成就相提并论,只能像对太阳一样尽量吸收它的光辉而已。”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
A.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 中华文化对世界的贡献最大
C. 中华文化中园林艺术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D. 中国园林艺术曾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
管子认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同时,他又强调:“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的观点揭示了
①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②全部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
④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精神品质,在书中,我们可以与大师对话、与经典为友、与博览同行,书为我们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表明( )
①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人类创造文化的同时也享受文化
④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