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先生曾言“你不同我什么是文化的时候,我还知道文化是什么;你问我什么是文化,我反而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了。”你认为下列时政要闻中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A. 2017年5月3日,中国公务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正常巡航
B. 亚投行行长金立群表示.将支持巴基斯坦的基础设施项目
C. 美国总统大选揭晓,特朗普在大选中胜出成为美国新总统
D.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中秋佳节,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扎绸挂彩,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举家登上楼台,摆上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共同赏月叙谈,祝福远方的家人。这就是中国最早的“团员经济”。这表明
A. 经济发展依赖于丰富的文化活动
B. 节日文化能够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
C. 节日需要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表现出来
D. 文化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始终占突出地位
日前许多城市在管理中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于马路摊点的管理不再“一律封杀”,而是“有序开放”。“一律封杀”马路摊点会使城市失去鲜活多彩的地方特色和生活元素,“有序开放”则会使城市如同打开的一本书,从中可以读出市民的文化气质和抱负。这表明
A. 文化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B. 文化是人们主观意识的产物
C. 文化可以塑造健全的人格 D. 文化对人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目前我国共有2400多座博物馆向社会免费开放,这些博物馆每年举办各类陈列展览16000余项,接待观众超过5亿人次,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体作用。从文化的特点角度看,图书馆免费开放是因为
①这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关系中交流
②文化的继承和传播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③这有利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④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该节目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中华饮食之美,进而感知中国文化传统和社会变迁。片中展示的火锅文化和码头文化深深根植于巴蜀土壤,又对当地社会生产和人们的人文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上述表明
A.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受文化
B.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C. 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D.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漫画《精神大餐》形象地说明了
A. 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 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C. 人们的精神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活动、物质载体
D.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