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1年,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家竞争力从依靠自然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1年,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家竞争力从依靠自然资源,到依靠制度,正逐步转向依靠文明。

不讲卫生、随处乱扔垃圾,公共场所不遵守礼仪、大声喧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争抢拥挤,购物、参观时插队加塞,排队等候时跨越黄线,外出旅游,乱涂乱画,过度维权……诸如此类不文明的行为时有发生,既影响他人的利益,也给中国人的整体形象抹黑。

“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 文明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体现在社会的进步状态,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关照人们的知识水平和生活方式,善良、诚信、知礼、守法……都是其应有之义。文明是社会进步的起点,整治不文明行为需要政府部门主导,也需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身作则,做文明人。只有全社会形成合力,才能根除不文明行为。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相关知识,谈谈提升社会文明需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的理由。

 

①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观和发展观。②联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每个人的文明行为都会对他人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我们应你自己的文明行为造福他人和社会。③部分影响整体,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每个人作为社会的成员,都应以自己的文明行为为社会的文明进步增添正能量。④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每个人从自身做起,才能以自己的文明习惯推动社会形成良好的文明风尚。 【解析】此题考查联系的普遍性、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等相关知识。本题要求考生综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相关知识,谈谈提升社会文明需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的理由,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应该明确唯物辩证法总特征是联系观和发展观,然后梳理知识,主要有: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关系,再次,结合中亚各国经济往来进行分析,实现原理与材料的一一对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7年9月9日下午2点30分左右,位于云南境内的澜沧江昔宜段发生一起运沙船沉船事故,船上共有3名船员落水,1人获救,2人下落不明。事故发生后,云县县委、云县人民政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组织县交通、安监、公安、水务等相关部门以及当地群众全力以赴对失踪人员进行搜救。并开展遇险船舶后续处置工作,同时也展开事故原因的调查。但也有一些人思想“另类”,议论纷纷:第一种人说,一切都是天意,天命不可违;第二种人说,沉船事件已成事实,一切顺其自然吧;第三种人说,沉船事件需要理性面对、耐心处置。

试判断上述三种人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哲学派别,并作简要评价。

 

查看答案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查看答案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客观的。

 

查看答案

辨证否定的实质是抛弃。

 

查看答案

承认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