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孟子日:“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下列与材料蕴含的哲学观点相同的有...

孟子日:“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下列与材料蕴含的哲学观点相同的有

①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慧能)   

②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庄子)

③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朱熹)   

④心外无物,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王阳明)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C 【解析】题目中,孟子日:“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该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故①④选项蕴含的哲学观点与题目相同。②③选项均属于客观唯心主义。选C。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含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代表人 物及其 观点 ①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②陆九渊:“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 ③王阳明:“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是天”,“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④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⑤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⑥康德:“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⑦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①朱熹:“理在事先”,“理生万物”,“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②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创造的,理念是世界的本原 ③黑格尔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绝对精神”的外化 ④上帝创造世界 联系 二者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希腊哲学家、米利都学派的第三位学者阿那克西美尼认为气体是万物之源。下列与这一哲学观点相一致的是

①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赫拉克利特)   

②吾心便是宇宙,字宙即是吾心(陆九渊)

③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苟子)   

④绝对理念是世界的本原(黑格尔)

A. ②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老子和贝克莱都是世界著名的思想家。老子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贝克莱提出“物是观念的集合”。这两种思想的共同点是

A. 都承认客观事物及其整个世界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B. 都探究和回答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C. 都承认客观精神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D. 都探究和回答了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

 

查看答案

往何处?为什么?怎么走?这就是哲学的一切。一位古罗马哲学家曾如此定义。哲学不仅回答人生的命题,也在不断发现决定历史与社会走向的河床。这表明哲学是

具体科学发展和进步的基础

对世界复杂形势的概括和总结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

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一门艺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6 年 5 月 17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 要讲话。习近平指出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

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这表明

①真正的哲学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 

②真正的哲学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是社会变革的物质力量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各项具体工作都有指导意义  

④真正的哲学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中华民族是一个乐善好施的民族,慈善思想源远流长、历久弥新。有学者认为善行有三:一为利他图报,以谋名利;二为利他为乐,自我满足;三为利他无欲,自觉自然。为了更好地弘扬慈善精神,营造人人乐善的社会氛围,我们应该

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②把慈善作为自己的主要事业

③加强个人的职业道德教育   

④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境界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