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5日,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在贵州平塘县正式启用,它突破了射电望远镜的百米极限,从概念到选址再到建成,耗时22年,几代科研工作者付出了艰苦努力。它将广泛应用于定位导航、航天、深空探测等领域,对我国在科学前沿实现重大原创突破、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
①通过创造客观条件,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②发展的实质就在于创新,创新推动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③科学实验作为实践的基本形式,是人们探索世界规律的重要手段
④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促成科研事业的飞跃应该重视量的积累
A. ②③ B. ①② C. ①③ D. ③④
“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下列选项中,与其蕴含哲理近似的是
①“和羹之美,在于合异”
②“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③“新故相推,日生不滞”
④“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下列成语典故与漫画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
A. 故步自封 墨守成规 B. 拔苗助长 缘木求鱼
C. 讳疾忌医 因噎废食 D. 邯郸学步 东施效擎
中国古代无数优美的诗篇赋予了月亮以不朽的生命。王维诗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张继诗云:“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苏轼诗云:“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上述诗句能反映景随情迁的心境,从哲学上看其原因是
A.不同的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 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的发展顺序的是
①万物生于水,又复归于水
②有理而后有象,有象而后有数
③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④人是机器,天才人物和他们对其他人的教育决定社会历史的发展
⑤人是万物的尺度
A. ①一④一③ B. ①一⑤一③ C. ②一④一③ D. ①一④一⑤
“二十四节气” 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任职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他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节,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二十四节气”:
①作为自然规律,支配着自然界的变化发展
②具有科学性,表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来自实践,对人们生产、生活有促进作用
④对人的生产生活有指导作用,因而是真理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