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5日,全国戏曲进校园活动经验交流现场会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截至11月底,湖北省“戏曲进校园”演出活动已覆盖全省80%大中小学,2017年上半年实现全省全覆盖。会议要求2017年全国各省市区在各自辖区内全面开展试点工作,2018年实现戏曲进校园全覆盖,贫困边远地区宽限到2019年完成。据此回答题。
1.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要坚持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保护、传承与发展并重,更好地发挥戏曲艺术在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中的独特作用。这表明,对待传统戏曲艺术,正确的态度是( )
①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②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④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2.西方文化的大量引进,娱乐方式的渐趋多样,使得戏曲的生态环境大大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也改变着人们的审美习惯,当代人急功近利的盲目“创新”,更是造成了戏曲独特魅力的丧失。我们不能让戏曲艺术在现代化浪潮中被湮灭,因为戏曲( )
①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③具有悠久的历史,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④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为制作纪录片《中国古建筑》,某摄制组运用现代数码摄影技术在全国各地拍摄101处古建筑,运用三维动画技术再现已消失的古建筑,借助现代传媒介绍中国各个时期的建筑文化。该纪录片的播出助推了中国建筑文化热。这表明科学技术
①推动了文化资源收集、传递、储存方式的变革 ②决定并改变当代建筑文化的性质
③是传统建筑文化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④是促进文化传播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家书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表达亲情的重要载体。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广大青少年推荐《晒家规家训——讲我家的故事》一书。这一举措旨在( )
①引导青少年全面继承传统文化
②引导青少年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
③用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④让青少年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中国商品已遍及全球市场。有专家提出观点,“要让中国商品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良好载体”。这一观点告诉我们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商贸活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③文化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④要借助经济活动推销我国的价值观念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鸿古余音——早期中国文明展”于2017年1月至3月在上海博物馆举行。与上博以往的展览模式相比,本次特展打破了既定的文物门类,以历史信息为线索,强调对早期中国文明这一核心主题的文化演绎,上博官方微信平台还推出了此次展览的“专家讲解”,由研究人员对各个展柜的内容进行专业导览。此次展览
①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有机结合
②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③有利于保障人民大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④是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途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互联网+政府”,主要体现在:一是信息采集、信息监控等技术手段上的创新创意,信息通过互联网被采集、输送,大大舒缓信息传递的资金、人力、时间成本。二是“互联网+政府服务”概念,体现了简政放权中放管结合的理念,让政府的服务功能得到提高。材料表明在信息时代,互联网
①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②是现代社会.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③使信息的传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局限
④具有较高的互动性和共享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