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分析材料,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表决...

阅读分析材料,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民法总别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民法总则贯彻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从我国国情和实际出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结继承我国民事法治经验,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全面系统地确定了我国民事活动的基本规定和一般性规则。制定民法总则的根本意义在于凝聚精神、提炼原则、布设总纲,为民法典奠定基石,为社会转型发展夯实权利根基,为每个国民确立法治预期。

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材料的内容进行分析。

 

(1)①物质决定意识,民法总则的制度坚持从我国国情和实际出发,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坚持了物质决定意识。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会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民法总则的出台为民法典奠定基石,为社会转型发展夯实权利根基,这体现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解析】本题要求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材料的内容进行分析。考查学生对物质和意识关系的掌握,难度不大。需要调用的知识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属于小切口深分析类型。解题关键是分析材料。“坚持从我国国情和实际出发,适应新形势新要求” ,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为民法典奠定基石,为社会转型发展夯实权利根基”,体现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该观点属于

A. 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

B. 否认相对静止的诡辩论

C. 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

D. 否认绝对运动的相对主义

 

查看答案

“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

A.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D. 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查看答案

近期虽然国内股票市场与外汇市场面临出现较大的利空事件,但是央行通过对冲操作,保持了利率稳定。这说明

A.事物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运动

B.在特殊情况下,静止不一定需要条件

C.在一定条件下,事物有相对静止的一面

D.运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查看答案

近日美国成功地研制出一款在开火后能够自己改变方向的子弹,这款子弹壳上面的鳍片能根据风向和目标物体的移动来引导和调整它在空中的方向。这就意味着狙击手不必根据风向、天气、子弹在空中飞行时倾斜的角度以及目标移动来做出复杂的调整,就能从更远的地方射中目标。该项试验的成功说明了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人能认识和改变规律       ②人可以利用规律,趋利避害

③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       ④人可以根据需要建立新的规律

A. ②③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经过科技工作者的长期探索和努力,2017615日,我国在浩瀚宇宙架起了一台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真正意义上的太空望远镜。通过它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观察宇宙样貌、探索宇宙奥秘。材料说明(  )

顺应自然规律就可以发现宇宙的奥秘            

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④科学家的努力是推动对宇宙的认识的直接动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