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央企业把“一带一路”建设作...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央企业把“一带一路”建设作为“走出去”的重点,4年多来共有47家中央企业参与、参股或投资,和沿线国家的企业合作共建了1676个项目。

材料一    能源短缺一直是制约“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经济发展的瓶颈。我国中央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建设了60多个能源、油气合作项目,带动了当地资源开发和能源建设。中俄、中哈、中缅原油管道,中俄、中亚、中缅燃气输送管线等有效地解决了油气资源输出难的问题。这种双方合作的互补优势和利益的高度契合,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诸国开辟了广阔的合作前景。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对外投资保持较快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深化我国与各国互利合作、促进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对外投资相关法律制定较晚,在具体对外投资的审批手续、管理环节、信息平台搭建中还有不断改进的地方;加之汇率波动、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加剧等原因驱动,使得我国企业在对外投资获利的同时也需提防风险。

(1)依据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一带一路”建设对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价值。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就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在对外投资中的作用提几点建议。

 

(1)①有利于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②有利于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区域市场体系,建立互利、共赢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推动我国经济科学发展。③有利于提升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④有利于缓解我国能源资源短缺问题,维护能源安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2)①推动对外投资法规的完善,使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活动有法可依。②强化服务管理职能,为海外投资企业提供各种信息咨询和项目论证。③转变政府职能,简化审批程序,创造宽松的对外投资环境。④进行经济调节,为海外投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或资金扶持。 【解析】本题以“一带一路”为背景,从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设题考查,主要考查的是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依法行政、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职能的知识。 (1)本题要求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其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作用。结合材料可知,“一带一路”有利于我国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通过与沿线国家合作,有利于形成区域市场体系,优化资源配置。还能促进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从材料可知,很多能源项目的合作,有利于绶解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 (2)本题要求考生从政治生活角度,回答政府在对外投资中如何发挥作用。应从依法行政、建设服务型政府、履行政府职能等角度作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7年,我国进一步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推动交通、生态、产业等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充分发挥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提升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能力,形成区域协同创新全新格局。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哲学依据是

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摆脱客观条件的制约

②树立创新意识,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③系统优化的工作方法而要我们着眼全局、统筹考虑

④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发展方向,要善于抓主流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漫画《枪响之后》蕴含的哲理是

①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②矛盾双方各有其特殊性

③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④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深循环理论认为:青藏高原的渗透水通过跨流域的深循环形式向外围排泄,其中一路水沿着板块之间的缝合带自西向东排泄,在内蒙古高原造山;特及周边地区的断裂带、火山口等地质构造中,可能找到深循环地下水。据悉,依据地下水深循环理论,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寻找饮用水源工作取得突破性成果,8口井,每昼夜近l万立方米的优质矿泉水喷涌而出。这说明

①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已经被人类无数次证明

②意识的主动创造性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决定性条件

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④意识能极大地促进实践的发展。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支持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转化的依据是

①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历史的统一

②矛盾是发展的,事物发展总是从质变开始的

③要发挥意识主动创造性,突破条件创造新的联系

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一种动态的客观存在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20173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规定:国家重点增加农村地区图书、报刊、戏曲、电影、广播电视节目、网络信息内容、节庆活动、体育健身活动等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在人员流动量较大的公共场所、务工人员较为集中的区域以及留守妇女儿童较为集中的农村地区,配备必要的设施,采取多种形式,提供便利可及的公共文化服务。这些规定意在

减轻农民的商业性文化消费的负担  ②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和标准化

保障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和公平性 ④满足弱势群体对公共文化服务的个性化需求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