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国务院2016年8月印发的《关于实施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若干财政政策的通知》指...

国务院2016年8月印发的《关于实施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若干财政政策的通知》指出,将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人口流入地政府要履行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义务。上述要求表明,我国政府                                 (    )

①加强社会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②组织经济建设,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③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公民的各项民主权利 

④发展教育事业,保障公民平等受教育权利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B 【解析】材料中中政府的做法体现的是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题意表明了政府发展教育事业,保障公民平等受教育权利,加强社会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故①④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②说法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而不是组织经济建设职能,排除;③说法错误,维护的是公民的合法的权利,而不是各项权利,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未来乡村描绘出美好蓝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农业文化遗产是一项不同于世界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型遗产,是至今仍在使用的包含农业生产方式、技术体系、社会文化与生态环境等综合要素的传统农业生态系统,是贡献国际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我国绿色发展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之一。2017年11月26日,在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专家咨询小组会议上,我国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和甘肃迭部扎尕农林牧复合系统获得批准,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时申报的中国南方稻作梯田和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也获得原则性评审通过。至此,我国将有15个项目进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大家庭,居世界第一。

(1)根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重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意义。

材料二    在中国历史上,一些在乡村社会建设、风习教化、乡里公共事务中贡献力量的乡绅,都被称为“乡贤”,并由此形成了乡贤文化。由于“乡贤”是封建农耕文化的一种产物,在社会进入新时期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乡贤丈化没有得到有益地继承和弘扬。其实,乡贤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见贤思齐、崇德向善、诚信友爱等特点。今天,培育与新时代相契合的新乡贤文化对建设乡风文明具有积极意义。2015年、2016年、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三次提及“乡贤文化”,指出:“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传承乡村文明。”

(2)结合材料二,运用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培育新乡贤文化对乡风文明建设的意义。

(3)某地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为抓手,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当地准备大力号召从农村走出去的能人返乡创业,反哺乡土,共建家乡,请你为此拟两条宣传标语。

 

查看答案

成都市提出要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努力建设世界文化名城。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蜀文化作为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始终离不开吸收和借鉴周边和外来文化。巴蜀文化可从古蜀文化找到源头。古蜀文化从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兴起,到西周中期突然黯淡失色。在东周时期,由于巴文化的兴起,逐渐融汇为巴蜀文化,扩大为巴蜀大文化体。至秦汉时,巴蜀文化又逐渐融入中华文化之中。这两次融汇让蜀文化融入更为雄浑、博大、精深的文化之中,为它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问,成为推进巴蜀文化发展的两个里程碑。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巴蜀文化的发展过程是怎样体现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的。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普遍真理,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同时,面对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马克思主义也面临着进一步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要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作用”的知识,说明推进理论创新的重要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12月1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倡议”:努力建设一个远离封闭、开放包容的世界。我们应该坚持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文明是多样的理念,让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交相辉映,编织出斑斓绚丽的图画,共同消除现实生活中的文化壁垒,共同抵制妨碍人类心灵互动的观念纰缪,共同打破阻碍人类交往的精神隔阂,让各种文明和谐共存,让人人享有文化滋养。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知识,说明国际社会应如何努力建设一个远离封闭、开放包容的世界。

 

查看答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顺应时代发展,深刻回答了事关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成果,对唯物史观的当代发展和历史使命提出了全新的课题。这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实践性

②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

③坚持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④反映时代潮流并决定时代走向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