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贫先治愚,高质量的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和拔除贫根的重要途径。西部某省采取学前教育“补短板”、义务教育“兜底线”、招生扶贫“扩计划”、均衡发展“缩差距”等重大举措助推脱贫攻坚。上述做法是基于
①教育是实现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发展教育产业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必然选择
③提高人的素质能为脱贫攻坚提供智力支持
④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陕西省勉县创新建立“道德积分银行”,村民做好事可量化积分,在“银行”兑换物品或者志愿服务,激发群众崇德向善的内生动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目前,全县已建成“道德积分银行”60余家。这一举措
①创新了培育公民思想道德素养的形式
②拓宽了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途径
③赋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的内容
④提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载体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96年前,党的一大在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胜利闭幕,这条船因而有了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时代变迁,精神永恒。习主席把“红船精神”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红船精神”
①是激励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巨大物质力量
②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民族品格的生动诠释
③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④是对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丰富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面对全球治理的固有难题和新挑战,中国主张世界各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球治理改革贡献中国智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充满东方智慧的理念和倡议,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其文化基因在于
①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文化传统
②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③中国当代波澜壮阔的外交实践
④中华民族求同存异的宽广胸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女子点外卖不刷碗就是不守妇道’’“女人就要少说话,多于活,闭好自己的嘴”“女子就不应该往上走,就应该在最底层”……近日,辽宁抚顺一个所谓“女德班”的上述言论,令人震惊,对这种将“三从四德、男尊女卑”的观念,打着“传统”的旗号堂而皇之回到课堂的做法
①公民应该提高自身修养,增强抵御不良文化能力
②企业应坚持社会效益优先,消除文化市场自发性
③我们应摒弃传统观念以根除落后腐朽文化的影响
④政府应该依法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正确引导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吉林大学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放弃国外优越条件,怀着一腔爱国热情返回祖国,辛勤奉献、顽强攻关,为我国深地资源探测和国防安全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被中共中央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宣传黄大年先进事迹的意义在于
①倡导流行文化,引领广大群众追求时尚生活
②传递真善美,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③传播正能量,发挥道德模范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④开展有益文化活动,提升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