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目前城镇化率已达到53.73%,但空间城镇化并没有相应产生人口城镇化,农民工只是“进入”而没有“融入”城市的现象并不鲜见。面对目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人口城镇化滞后、土地浪费严重、产业配套缺乏、公共设施不足等问题。政府必须( )
A. 大力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B. 把土地制度改革作为关键环节
C.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
D.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
“新常态”是2015年两会期间最热的经济关键词。2014年我国GDP增长7.4%,同比下降。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同比下降,外贸出口增幅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下降;但城镇新增就业同比增加,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3个百分点,达到51.2%。这一加一减反映出我国( )
A. 经济的发展方式得到了根本性转变
B. 经济结构调整提高了经济发展质量
C. 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D. 消费贡献率的提高缩小了收入差距
推进城镇化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截至2012年,我国的城镇化率达到51.27%。结合下图可以看出,城镇化( )
①是推动科技进步和优化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
②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③是增加就业和促进消费的根本途径
④拉动经济增长,其比率越高越好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下图是我国相关企业在芭比娃娃生产链中所处的位置。这对生产经营者的启示是
A. 要及时把握市场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B. 要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给产品提供降价空间
C. 要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
D. 要坚持技术创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为实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国务院提出,要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强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坚决管住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开展低碳经济试点等工作,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需要 ( )
①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新型经济体系和产业结构
②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构建低碳发展产业
④加大科技投入,促进技术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新时代,我国经济的基本特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坚决扫除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材料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强化科技创新,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破除无效供给;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结合材料一,运用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什么要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两个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知识,说明如何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