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猫逃出迷笼实验是美国著名动物心理学家桑代克的著名实验之一。桑代克将饥饿的猫禁闭于迷笼之内,饿猫可以用抓绳或按钮等三种不同动作逃出笼外。饥饿的猫第一次被关进迷笼时,开始盲目地乱撞乱叫,东抓西咬,经过一段时间后,它可能做对了打开迷笼门的动作,逃出笼外。桑代克重新将猫再关入笼内,并记录每次从实验开始到猫做出打开笼门的正确动作所用的时间。经过多次重复实验,桑代克得出猫的学习曲线。桑代克认为猫是在进行“尝试错误”的学习,经过多次的尝试错误,饿猫学会了打开笼门的动作。因此,有人将桑代克的这种观点称为学习的“尝试错误说”,或简称为“试误说”。
这个实验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 人们可以改变动物的客观属性
B. 动物经过反复训练也能产生意识
C. 前进中有曲折是事物发展的状态
D. 辩证否定是联系的、发展的环节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学术研讨会上表示,要正确进行文明学习借鉴,坚持从本国本民族实际出发,坚持取长补短、择善而从,讲求兼收并蓄,但兼收并蓄不是囫囵吞枣,而是要去粗取精。从哲学方法论看,这里强调的是:
①以综合思维分析问题,要“面面俱到”,不要“顾此失彼”
②以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要“去伪存真”,不要“莫衷一是”
③以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要“和而不同”,不要“同而不和”
④以实践的观点看问题,要“事必躬亲”,不要“纸上谈兵”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在古希腊时期,由 造成的“毕达哥拉斯悖论”,以及“芝诺悖论”中对“无穷”的理解,引发了“第一次数学危机”,其正面结果之一是引入了无理数,导致数的概念的扩大。这主要体现的哲理是
A.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转化
B.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矛盾的次要方面
C.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
生活中,当我们的手伸进冰水时会感到刺骨的冷,但有人却说“冰不冷”,这一违背常识的说法对我们也有一些积极的启示。
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①冰的普遍性独立于冰的特殊性,所以“冰不冷”
②冰的普遍性寓于冰的特殊性,不能说“冰不冷”
③“冷”感觉是对“冰”的反映,但不在“冰”中,所以说“冰不冷”
④“冷”与“不冷”因人而异,没有标准,所以可说“冰不冷”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高速公路作为地方的交通条件之一,能够为地方经济发展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加快区域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改善道路拥堵状况,推动该地区的经济增长,但是大量修建高速公路又会造成环境的破坏,土地资源和货币资金的占用。下列古语中与上述材料的哲学依据相同的是( )
①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孙子兵法—虚实篇》)
②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③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潜夫论·明暗》)
④小疵不足以损大器,短疾不足以累长才《抱朴子·博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周国平,善以哲学家的洞察力来思者生活、揭示真谛。他常用一句话勉励自己: “把弱点当作根据地。”人皆有弱点,人生皆有缺憾,正是在对弱点的宽容和对缺憾的接受中,人才能幸福地生活。“把弱点当作根据地”蕴含的哲理是
①承认人生会有坎坷,但对未来生活要充满信心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促进矛盾双方的转化
③不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就不可能解决缺憾问题
④没有渐进的量的积累,任何质变都不可能发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