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当前国有企业薪酬体系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我国加大国有企业薪酬改革力度,对不合理的畸高收入进行调整,力争实现薪酬水平适当、收入结构合理、管理规范、监督有效的收入分配目标。由此可见,推进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有利于( )
A. 提高劳动报酬在社会再分配中的比重
B. 通过约束和激励,更好地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C. 兼顾效率与公平,根本消除收入差距
D. 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
201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 167元,同比增长8%,增幅“跑赢”GDP;衡量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为0.469,是自2003年以来的最低值。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持续快于城镇居民,城乡收入差距已经缩小到3倍以内。为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我国政府可采取的再分配措施有( )
A. 提高农产品的补贴标准
B. 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最低工资标准
C. 增加对农民的专项贷款
D. 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保障水平
分配率是指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占GDP的比例,是衡量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与否的重要指标。市场经济成熟国家的分配率一般在54%~65%之间,而我国则在15%~21%之间。这说明( )
A. 我国分配严重不公
B. 我国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偏低
C.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完善
D. 在我国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收入分配问题上,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其统一性体现在
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 ②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③公平就是效率 ④效率高一定会带来社会的公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15年1月20日统计局称,2014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69。按照国际标准基尼系数警戒线为0.4,超过这一数值就表示收入差距处于较高水平。下列有助于降低这一系数的再分配调节手段是( )
①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 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③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④降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在企业分配中,如果过分压低劳动报酬,则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终将限制企业的发展。这说明
A. 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B. 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C.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D.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