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利用外媒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塑造国家形象的一种新的有效方式。当国际上有...

利用外媒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塑造国家形象的一种新的有效方式。当国际上有人“唱衰中国”、“抹黑中国”时,英国BBC2电视频道却于猴年春节播出了中英联合摄制的纪录片《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引发收视热潮,进一步激发了国际社会探求中国、理解中国的兴趣。该片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结构处理,将春节的个人记忆与集体表达有机结合,增强了视觉效果、亲近性与趣味性,表现了中国人“归根”的家国观和团圆喜庆的文化精神,成为继《超级中国》、《鸟瞰中国》、《美丽中国》等纪录片之后又一个“借船出海”的成功事例。

从文化创新和文化自信的角度,简述这一“借船出海”讲好中国故事的成功事例对我们的启示。

 

①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通过中英联合摄制纪录片《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并在BBC2播放这一新的方式,成功实现了文化“借船出海”,纪录片通过叙事视角、结构处理等的创新,增强了视觉效果、亲近性与趣味性启示我们,必须坚持文化创新,进一步丰富文化传播方式,进一步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 ②我国的文化是有价值和生命力的。纪录片的播放展示了中国文化精神的魅力,引发收视热潮,激发了国际社会探求、理解中国文化的兴趣。因此,我们应当有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化创新和文化自信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此题知识限定明确,题目类型启示类。根据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考查方向,学生可从以下角度作答:《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结构处理,将春节的个人记忆与集体表达有机结合,增强了视觉效果、亲近性与趣味性,体现了文化创新可以使我们的传统文化永葆生命力,丰富文化传播的方式;这一纪录片表现了中国人“归根”的家国观和团圆喜庆的文化精神,成为继《超级中国》、《鸟瞰中国》、《美丽中国》等纪录片之后又一个“借船出海”的成功事例,说明文化创新有利于扩大我国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我们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5年,新版《辞海》编辑委员会宣布将在推出纸质版《辞海》的同时,推出适用于各种阅读终端的电子版和网络版。这一做法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 

②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源于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 

③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凝聚力的保证 

④信息技术推动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在一些旅游景区,国内外的许多标志性建筑如天坛、鸟巢、兵马俑、埃菲尔铁塔、悉尼歌剧院等,经常被照搬、模仿或抄袭,山寨景观多次出现。对此类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 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B. 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融合

C. 发展了国家倡导的大众文化

D. 需要通过文化创新去改变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5月21日,全国商旅文化产业的首次年度盛会——首届中国(成都)商旅文产业年会在成都举行。本届年会的召开是一个标志,我国商旅文产业融合发展将一个新的十年。而作为本次活动的东道主 成都在商旅文产业融合中的成功经验将发挥重要的示范作用,并有望在新十年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据介绍,成都在推动商业、旅游、文化融合发展过程中,通过建设国际购物天堂、聚集高端要素,优化购物环境,整合旅游资源,提升旅游功能,强化旅游服务,让更多世界各地游客愿意到此旅游、消费、享受。

材料二 2015年10月15日至17日,以希望在田野上——中国梦·让农民出彩 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农民歌会在安徽滁州隆重举行。随着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民朋友更加渴望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农民歌会的举办无疑顺应了这一期盼。

本届中国农民歌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让农民当主角,满足农民的精神追求,呼应群众的文化期待,扎根深情的大地,深入火热的生活,以农村为舞台、以三农 为题材,创新内容形式、创新题材体裁、创新发展方式,进一步突出字特色,彰显了农村传统特色文化,展农民风采、讼农村新报、为农村放歌、为时代喝彩,把群众的生活装扮得更加多姿多彩,引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动了农村文化、农民艺术不断繁荣发展,坚定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相关知识,说明商旅文融合发展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本届中国农民歌会的成功举办给我们的启示。

 

查看答案

广东首部非遗主题微电影《鹤无双》上映,该剧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灶鹤舞为题材,讲述了爷孙两代的鹤舞传承故事,将历史与个人、文化与亲情、传承与创新等内容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

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文艺创作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哲学家任继愈先生说,在每个社会变革时期,中国文化都是迎接这个变革的,而不是抗拒;以后再消化、再吸收,不断发展、进步。孔子的影响大,也是后人对他的思想不断解释、丰富和发展的结果。这意在说明

①只有不断创新,中华文化才能有生命力

②要为传统文化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③文化发展的实质是传统文化的新阐释

④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