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某校高二(1)班同学积极参与学习十九大报告,邀你参与其中。

材料一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同学们了解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变化过程。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我国主要矛盾,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把无产阶级同资产阶段的矛盾确定为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主要矛盾,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表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过程,体现了认识论哪些道理?

材料二  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同学们认为: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需要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努力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2)结合《经济生活》知识,谈谈你对收入分配公平的理解,并说明财政在实现公平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三  同学们了解到,十九大以后各地政府认真组织学习,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采取切实可行的举措保障和维护人民利益,着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通过政府网站、媒体等渠道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3)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公民应怎样负责任地行使监督权?

 

(1)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2)①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②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3)①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 ②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解析】本题以某校高二(1)班同学积极参与学习十九大报告为载体,分别从生活与哲学、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角度设题考查认识论、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国家财政的作用、公民应怎样负责任地行使监督权等知识,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一般。 (1)本题要求考生回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过程,体现了认识论哪些道理,本题的知识范围是认识论,属于体现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这两个角度来回答。 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经济生活》知识,谈谈你对收入分配公平的理解,并说明财政在实现公平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本题的知识范围是《经济生活》知识,问题指向是谈谈其对收入分配公平的理解,并说明财政在实现公平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对于对收入分配公平的理解,考生可根据教材对这一知识的表述来回答即可;说明财政在实现公平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考生可从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来回答。 (3)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公民应怎样负责任地行使监督权,本题直接考查教材知识,考生可根据教材对这一知识的表述来回答:即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7年是推进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一年,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深化之年。某地政府深入推进扶贫工作,坚持人民为中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开展工作到村,突出重点,通过加快经济发展带动脱贫;帮扶到户,分户施策,切实做到精准扶贫。

(1)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在扶贫工作中,该地政府履行了哪些职能?

(2)分析该地政府在扶贫工作中是怎样坚持唯物辩证法矛盾的观点的。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7年9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宣布,已启动了相关研究,制订停止生产销售传统能源汽车的时间表:10月16日央行宣布买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85%;11月21日公安部正式宣布,为新能源汽车推出专属牌照;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规定党政机关应当带头使用新能源汽车,按照规定逐步扩大新能源汽车配备比例。

材料二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通过图示的形式描述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材料一中的政策信息将对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带来的变化。如下图。(D1为政策前,D2为政策后)

(1)哪位同学的描述是正确的?有人认为:新能源汽车这一需求的变化必将带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新变化。这一判断的经济学依据是什么?

(2)结合《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作为转型中的汽车生产企业,如何抢占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新高地?

 

查看答案

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

 

查看答案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

 

查看答案

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