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弘扬劳模...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材料一 供给侧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政府和市场协调与配合,做好“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

 

部分内容

加法

增加人口供给、大力发展教育

减法

政府简政放权、结构性减税

乘法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除法

淘汰过剩产能

 

材料二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不再满足于简单实际的产品,而是越来越追求产品的品味和品质。并且在未来,消费者将不再满足于产品的品质,而是更加追求产品的突破性和创新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对于工匠精神,大多数人都会用“专注”“坚持”“一丝不苟”这样的字眼去解释这一精神。但是提到新工匠精神,或许很多人会感到陌生,因为全民在打造工匠精神的时候,往往只注意到品质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创新的重要性。新的工匠精神更加注重产品的突破性和创新性,强调产品应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强调创造而非制造。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表格中的内容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供给侧改革与新工匠精神的关系。

 

(1)①增加人口供给,有助于解决劳动力供应短缺的问题,为未来提供劳动力;发展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②简政放权,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活力;结构性减税,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刺激企业增加供给,带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③创新可以提升要素的使用效率,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创业有助于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就业。④淘汰过剩产能,有助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增强企业竞争力,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生态文明建设。 (2)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②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消费者的需求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促使供给方更新观念,必须具备新的工匠精神。新的工匠精神更加注重产品的突破性和创新性,有助于供给方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解析】本题以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经济生活与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本题第一问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表格中的内容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本题属于意义类主观解析试题。 意义类非选择题主要是给出一定的背景材料,要求学生对材料中所呈现的事件、采取的措施或提出的方案等所具有的意义或影响作出具体分析。它常以“经济意义、政治意义、文化意义”、“意义”、“重要性”、“作用”、“积极影响”或“用……说明……意义”等形式为设问方式。此类试题,虽然容易判断,审题难度相对较小,但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整合知识、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等能力,因而答题的难度比较大。本题考生在充分解读材料的基础上,可以从解决劳动力供应短缺的问题,为未来提供劳动力、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要素的使用效率,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就业以及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增强企业竞争力,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作答即可。本题第二问要求考生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供给侧改革与新工匠精神的关系。本题属于说明类主观解析试题。本题属于说明类主观解析试题。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可以遵循四个步骤:可以遵循以下四个步骤:第一步“定”,即确定所要运用的观点、原理。第二步“分”,即对观点、原理进行分解。第三步“筛”,即筛选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第四步“联”,即把保留的观点、原理与相应材料进行有机结合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1018日至1024日在北京召开。

材料一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说: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他具体提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材料二 在世界多极化继续深入发展的关键时刻,国际社会渴望汲取中国的智慧,为“世界向何处去”寻找答案。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为全人类共同的美好未来指引了方向,他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同志深刻总结国内外历史经验,深入思考人类前途命运的智慧结晶,是中国共产党人立足时代大潮对全世界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命运共同体”一词,植根于传承千百年的中华文化。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世界大同”“天人合一”等中华文化的传承,同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中国外交理念一脉相承。“命运共同体”一词也体现了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中国人民愿意和世界人民一起共创人类的美好未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美好的前景。

(1)联系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在打造命运共同体中,发挥大国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美好的前景”。

 

查看答案

有人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容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老去。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下列诗句中与前述引文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是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②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过去曾认为高楼大厦就是城市现代化,在苦心打造城市时只学到了国外城市发展的表象。其实,人的需求才是城市建设的归结点。我们要尽最大可能使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同向发力。推进我国城市建设(   )

①应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           ②应发挥政府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作用 

③应充分发挥价值观对城市建设的决定作用 ④应符合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客观规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得益于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丰厚底蕴与强大魅力,2017年上半年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到《人民的名义》都赚足了口碑。这些热播国产剧不仅在国内广受热评在国外也深受欢迎。国产电视剧走红海外表明

中华文化因其民族性而有国际影响力 ②加强不同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文化发展 

现代传媒在文化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 ④文化继承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对作者而言,诗是“瞬间幸福的记录”“强烈感情的自然迸发”,散发着“成熟的理性”;对读者而言,“诗如禅机,在于参悟”,而“有灵魂的人可以在诗中找到知己”,形成新的自我。材料告诉我们

①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③应主动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