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党代会报告中对于社会主要矛盾作出结论性的判断有过四次。第一次中共八大,随着社会主...

党代会报告中对于社会主要矛盾作出结论性的判断有过四次。第一次中共八大,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第二次八届十中全会,提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是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主要矛盾,对国内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错误判断。第三次党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中国共产党对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四次判断的过程中蕴含着哪些认识论的道理?

(2)请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我国政府怎样应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中国发展的不平衡体现为:领域不平衡是指,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与经济相比尚有一定差距;区域不平衡主要是指东中西.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不平衡;群体不平衡是指不同社会群体在共享发展成果方面有差距。发展不充分表现在:发展方式有待充分转变,服务业需要向高端化迈进,对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有待充分改善;体制机制有待充分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待完善.财税改革有待进一步推进.金融机构体系有待健全等。

(3)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分析说明如何让我国发展更加平衡.充分?

 

(1)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这就要求我们自觉投身社会实践。党正是基于中国社会各阶段的时代特点对国内社会各阶段的主要矛盾做出了判断。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党对我国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在不断的深化中。 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求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调整.深化对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 ④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实践的发展,要求重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正确把握提炼出主要矛盾,给我们的工作明确了工作的重心,而错误判断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必然给党和国家事业.给人民利益带来危害。 (2)本着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政府要进一步突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履行政府职能,积极建设服务型政府,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 (3)①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完善现代市场经济体系,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让市场机制更为有效顺畅地运作。 ②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财税改革有待进一步推进.金融机构体系有待健全。 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更加强调从全局的高度思考发展.筹划发展,切实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 ④统筹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积极主动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解析】本题以我党对我国社会矛盾的判断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本题第一问要求考生分析中国共产党对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四次判断的过程中蕴含着哪些认识论的道理。解答本题需要考生对材料进行充分解读,从中提取出关键性的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作答即可。故本题考生可以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以及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求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本题第二问要求考生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我国政府怎样应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本题答题的主体是政府。故主要可以围绕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切实履行政府职能,积极建设服务型政府以及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本题第三问要求考生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分析说明如何让我国发展更加平衡、充分。本题答题的知识范围明确,即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属于措施类主观解析试题。“措施类”主观题一般以“如何”或“怎样”等引导语来设问,要求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或建议。材料信息一般是某地、某事存在一系列问题,设问要求回答应如何解决上述问题、请你提几条合理化建议等;或者材料展示某地、某人成功的做法,设问要求回答某某做法是如何取得成功的、给我们什么启示等。故考生在充分解读材料的基础上,可以从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全面提高经济开放水平等角度进行展开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201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20周年。习近平主席指出,香港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发展成为享誉世界的现代化大都市,是一代又一代香港同胞打拼出来的。香港经常作为国家对外开放的试验场,在“先行先试”中占得发展先机。祖国始终是香港的坚强后盾,也是香港探索发展新路向.寻找发展新动力.开拓发展新空间的机遇所在。国家好,香港会更好!

材料二:近年来,香港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现象,如非法“占中”. 旺角暴乱.个别候任议员宣誓时辱国等。某些外国势力利用香港个别人搞所谓的涉港听证,对香港落实“一国两制”的成就进行非议。党的十九大指出,必须把维护中央对香港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有机结合起来。

(1)结合材料,谈谈维护中央对香港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的政治意义。

(2)依据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谈谈香港发展之路的认识。

 

查看答案

材料一 商品房价格(P)受建筑成本(J).保障房供应量(F)等因素的影响。

(1)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请作出曲线图并说明经济学依据。

 

 

材料二 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2017年十一假期前后,全国各地纷纷出台了调控政策,并取得初步成效。从需求端来看,非理性的投机需求得到抑制,成交量回落。

(2) 从供给端来看开发商该采取哪些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

 

查看答案

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查看答案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查看答案

物质世界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