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共享单车:企业提供共享单车,推出手机APP,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共享单车:企业提供共享单车,推出手机APP,消费者通过手机下载APP,在完成一系列注册、绑定程序后,通过扫描共享单车上的二维码即可以享受无桩自行车借还车服务。

    有人认为,共享单车快速发展,不仅方便了市民出行,也让自行车行业迎来了百年一遇的大好时光,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短途出行不便、城市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发展前景非常光明。但也有人对共享单车发展前景并不看好,认为后期运营成本巨大:初始投放单车成本姑且不算,后续自行车维修、清洗、整理的成本无法估量,而且共享单车在各地都出现了乱停乱放、车身被故意毁坏、“公车私用”等问题,企业最终会因难以维系运营成本而退出市场。

材料二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2016113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主席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推出更多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努力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

(1)从认识论角度,分析说明人们对共享单车发展前景存在不同看法的原因。

(2)习近平主席强调:“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文艺工作者如何才能实现习主席的殷切希望。

(3)在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请你为向世界传递中华优秀文化拟定两条宣传语。(每条10~30个字)

 

(1)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受到主体状况、客体状况等各种条件的制约。②从认识的主体看,在评价共享单车发展前景时,人们因为立场、思维方式、知识结构等有差异,从而形成对共享单丰发展前景的不同看法。③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共享单车由于出现的时间比较短,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影响了人们对它的认识。 (2)①树立高度的文化白觉,坚定文化自信,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文艺工作者要善于从巾华文化宝库中吸取精华,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②关注和理解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表达人民的心声,坚持服务人民,用积极的文艺歌颂人民。③勇于进行文化创新,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全过程,大胆探索,锐意进取,体现时代精神。④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用高尚的文艺引领社会风尚,传递向善向上的价值观,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 (3)例:传播东方智慧、感受华夏文明、共享和谐世界等。 【解析】本题以共享单车的发展、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协全国代表大会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和《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影响认识的主客观因素、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文化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1)人们对共享单车发展前景存在不同看法的原因,考生可从认识受到主体状况、客体状况的制约;从认识主体看,人们因为立场、思维方式、知识结构的差异,对共享单车的发展前景可能有不同看法;从认识的客体看,共享单车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影响了人们对它的认识等角度进行说明。 (2)回答本题,考生可从文艺工作者应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应关注和理解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坚持用文艺服务于人民;应勇于创新,文艺创作体现时代精神;应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角度进行分析说明。 (3)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考生可从传播东方智慧、感受华夏文明等角度拟定宣传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某省围绕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升级版”,引导老百姓“物质”和“精神”两条腿一齐走,着力打造充满“诗书礼乐”的美丽乡村。按照“文化礼堂、精神家园”的定位,在全省广泛开展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并以此为依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充分融入农村思想教育、道德建设、科学普及、继续教育、生活娱乐等方方面面。目前,该省已建成农村文化礼堂约5000个,通过寓教于乐“接地气”的文化浸润活动,将文明之风播进农民心田,使广大农民共享文化之美,共筑精神家园。该省各地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禀赋,注重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推进文化礼堂形成自己的特色,做到“一村一色”“一堂一品”,将农村文化礼堂打造成承载乡愁、展现乡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村庄客厅”。全省加大“文化三送”(送戏、送电影、送出版物)、“文化走亲”等文化惠农力度,依托文化礼堂,将农村群众“要”文化和政府“送”文化匹配起来,并广泛开展“种”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活动中实现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结合材料,从思想道德建设的角度分析该省着力打造充满“诗书礼乐”的美丽乡村做法的理由。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说明该省是如何打造充满“诗书礼乐”的美丽乡村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这是一个“微公益”的时代。微公益之“微”,一是指微博上发起的公益活动,二是指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着手、强调积少成多。作为爱心平台,微公益致力于将求助者、爱心网友、公益机构等资源进行整合。从认证用户发掘求助项目、“爱心团”甄别信息真伪,到公益机构介入实质救助、网友参与提升项目影响力,几乎所有的微博用户都有机会以个人身份,亲身参与到微公益项目中来,通过全民力量打造一条从项目发起、信息核实到实际救助的完整生态链,以高效、便捷、透明的运作机制,启动了一个“全民公益”时代。

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分析微公益的运作流程。

 

查看答案

1916年爱因斯坦基于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但是由于条件限制,一直没能获得真实的数据来支持这个论点。2016年,美国科学家借助设在加州的激光干涉仪引力波观测站(LIGPO)不仅证实了引力波的真实存在,而且还对引力波的发出源进行了探索,证明是130万年前两个巨大的黑洞猛烈撞击并融合所产生的。材料表明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真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曾经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河流”,而他的学生克拉底鲁则干脆说“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师生二人观点,可见

A. 没有否定哲学会停滞不前

B. 创新推动思维方式的发展

C. 真理多走一步会变成谬误

D. 认识在前人的基础上升华

 

查看答案

视错觉就是当人观察物体时,基于经验主义或不当的参照形成的错误的判断和感知。有时候眼见的东西并不一定为实,也许你看见的东西并不存在,而是你的大脑认为它存在。这表明

①错觉的客观存在表明了其具有物质性 

②错觉是在一定条件下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

③意识依赖于物质,错觉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④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有时并不是物质的反映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